静观堂十偈(其二)

一间虚室自安然,何必求仙更问禅。

尽日焚香闭门坐,饥来吃饭困来眠。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通过简朴而宁静的日常,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内心平和的生活哲学。诗人以“一间虚室自安然”开篇,点明了居所的简单与内心的宁静,无需外界的干扰,就能达到内心的平和。接着,“何必求仙更问禅”,表达了对传统宗教信仰的反思,认为真正的精神追求并不需要借助外在的神灵或宗教仪式,而是源于内心的自我觉醒和理解。

后两句“尽日焚香闭门坐,饥来吃饭困来眠”,进一步展现了这位隐士的生活方式:他每日焚香静坐,享受孤独与思考带来的宁静;当感到饥饿时,便自然地进食;困倦时则休息,顺应自然的节奏。这种生活态度强调了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对物质需求的淡泊,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精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传递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念。

收录诗词(70)

汪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兴四章章五句(其二)

胶扰浮生事若麻,世路崎岖易覆车,争如清净山人家。

静观抚掌付一笑,出户蔌蔌飞松花。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感兴四章章五句(其三)

一树雪花白如玉,辛夷为车荷为屋,閒中享此亦清福。

一双沙禽竹上啼,对客取琴弹一曲。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感兴四章章五句(其四)

坐读南华一卷经,富贵百年如邮亭,人生怒瘿空成瓶。

香炉缕烟风浩荡,白鸟点破前山青。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句(其二)

灭烛闵蛾伤。

形式: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