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寄宗良国尉》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通过对江水、风雨、豫章城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友人宗良的深切思念,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首句“江水粼粼无限声”,以江水的波光粼粼和潺潺流水之声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接天风雨豫章城”一句,将视线转向豫章城,通过风雨与天空的交融,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苍茫与辽阔,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不安。
接下来,“俱传子政为亲累,不拟文休入弟评”两句,借历史人物子政和文休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亲情的深刻思考。子政因亲人之累而不得解脱,文休则因兄弟间的评价而感到困扰,这两句话既是对古代故事的引用,也是诗人对自身情感状态的投射,流露出对人际关系复杂性的感慨。
“朱户蓬蒿添傲色,清斋橡栗助饥鸣”两句,通过对比朱门大宅与荒凉蓬蒿的景象,以及清斋生活中的橡栗与饥饿的共鸣,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繁华与落寞之间矛盾的思考。朱户象征着富贵与权力,而蓬蒿则代表了孤独与贫寒,橡栗虽能充饥,但饥饿的鸣叫却揭示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最后,“蒲团欲掷人间世,却为交游感慨生”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尘世束缚、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但又因为对朋友、对社会的深厚情感而难以割舍。蒲团本是禅修之物,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然而在友情的牵绊下,诗人最终还是无法完全摆脱世俗的羁绊,流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在追求精神自由与世俗束缚之间的挣扎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