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道祖清閟阁诗帖赞

此君之清閟,昌黎所憩,何啻得其细。

三凤之呈瑞,非实不饵,亦姑即其意。

予陋且蔽,尝窃叹喟,谓必见其真与境契,而后可以处绝尘之地。

归而对,出而弃,十寒而一暴,久暌而暂慰,则亦何足以得二者之味。

诗乎竹乎,予将求其所以无愧。

形式:

翻译

这清静之地,是韩愈曾歇息的,岂止是微小的享受。
三只凤凰展示吉祥,非实物不能引诱,姑且顺应其心意。
我浅陋又蒙蔽,常暗自感叹,认为必须亲眼见到真实与环境相契合,才能身处超凡之地。
回家后面对它,出门后舍弃它,历经十次严寒才有一刻温暖,长久分离后短暂安慰,这些怎能真正体验到两者之美。
是诗歌还是竹子呢?我将寻找那使我无愧的理由。

注释

此君:这里指代清静之地。
閟:静谧。
昌黎:指韩愈,唐代文学家。
憩:休息。
饵:诱惑,吸引。
姑即:姑且顺应。
陋且蔽:浅陋且蒙蔽。
叹喟:叹息感慨。
真与境契:真实与环境相契合。
绝尘之地:超凡脱俗的地方。
归而对:回家后面对。
暌:分离。
暂慰:短暂的安慰。
诗乎竹乎:这是疑问,可能指的是诗歌或竹子的选择。
无愧:没有愧疚,心安理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对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崇尚竹子品格的赞美。"此君之清閟","此君"是对竹子的尊称,"清閟"则形容竹子的清高静谧,薛道祖的居所因此得名,暗示了主人的高尚情操。"昌黎所憩",指的是韩愈,他以竹自比,表明对竹子的敬仰。"非实不饵,亦姑即其意",意指竹子不为世俗所诱,仅取其精神,暗寓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

岳珂自谦为"陋且蔽",但他深感只有真正理解和体验竹子的真谛,才能在尘世中保持高洁。他描述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竹子的亲近和疏离,"十寒而一暴,久暌而暂慰",表达出对竹子精神的向往和偶尔的慰藉。最后,岳珂以"诗乎竹乎,予将求其所以无愧"作结,表示自己将努力追求像竹子一样无愧于心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薛道祖的居所和对竹子的感悟,展现了岳珂对于人格修养和超然境界的追求,以及对竹子这种高尚品质的深深敬仰。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薛道祖鹁鸪帖赞

朋友之宿草未黄,眷眷于旧藏。

画史之诋訾未忘,龂龂乎弗偿。

鸠抢枋而下垂,鹤唳天而高翔。

谁能游九垓以问太虚,其必有以别二子之短长也。

形式:

薛稷夏热帖赞

帖中月字用武后书体,因其时也。

魏字纷如葩叶之当风,转而奇也。

溯晋千年,如极如驰也。既宜于今,而于古亦师也。

既变于己,而于人亦资也。

米芾有言,功名不如翰墨。

抗少保而跻之,谓五王其卑也。

予固从而贵其帖,而亦未暇辨其是非也。

形式:

螃蟹

无肠公子郭索君,横行湖海剑戟群。

紫髯绿壳琥珀髓,以不负腹誇将军。

酒船拍浮老子惯,咀嚼两螯仍把玩。

庐山对此眼倍青,愿从公子醉复醒。

形式: 古风

霍仁仲指教帖赞

金斗之魁祥,烂兮流光。玉墀之西厢,颀兮荷囊。

宝墨之淋浪,蔚兮遗芳。百年之巾缃,宜兮毖藏。

形式: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