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退示芳洲閒居律诗三首并示和章次韵寄芳洲一笑并简仲退(其二)

老子文章兴尚狂,看花可复梦名场。

谁怜用意平生苦,欲俟知音来世长。

郢俗但能听下里,骚人更待赋高唐。

年来颇欲焚吾砚,蓑笠田间百念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老子的文章风格豪放不羁,赏花时还能回味考场上的梦想。
又有谁能理解我一生用心之苦,期待着来世能遇到知音共赏。
郢都的人只欣赏通俗的音乐,而诗人还需追求像《高唐赋》那样的高雅题材。
近年来,我只想在田间烧掉我的砚台,忘却尘世间的一切忧虑。

注释

老子:指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李耳。
文章:指著作或诗文。
尚:崇尚,喜好。
狂:豪放,不受拘束。
名场:科举考试的场所,比喻竞争激烈的环境。
怜:同情,理解。
下里:通俗的音乐,与高雅的‘阳春白雪’相对。
骚人:诗人。
赋高唐:《高唐赋》是汉代司马相如的作品,这里泛指创作高雅文学。
颇:相当,非常。
吾砚:我的砚台,象征着学问和理想。
百念忘:所有杂念都忘却。

鉴赏

这首宋诗是徐瑞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文章创作的狂放态度以及对名利场的淡泊。首句“老子文章兴尚狂”展现了诗人的豪放个性,对于文学创作充满热情。第二句“看花可复梦名场”则流露出诗人对名利的反思,认为即使在欣赏美景时,也难以摆脱名利之心。

“谁怜用意平生苦”表达了诗人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的艰辛与执着,渴望得到理解与认同。“欲俟知音来世长”则透露出一种孤独感,期待着知音的理解与共鸣,希望这种情感能在后世延续。

“郢俗但能听下里”暗指世俗只欣赏通俗的作品,而诗人却希望能有如屈原那样的高才,在“骚人更待赋高唐”的意境中展现自己的才华。最后一句“年来颇欲焚吾砚,蓑笠田间百念忘”,诗人表达出想要远离尘嚣,归隐田园,忘却世间纷扰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坚守,对名利的超脱,以及对知音的期盼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62)

徐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 字:山玉
  • 号:松巢
  • 籍贯:江西鄱阳
  • 生卒年:1255~1325

相关古诗词

仲退示芳洲閒居律诗三首并示和章次韵寄芳洲一笑并简仲退(其三)

翟公莫厌雀罗门,杜老甘居独树村。

谔谔固应贤唯唯,昭昭元不似昏昏。

穷居有分行吾意,君子观人论所存。

未必钟期旷千载,兴来一再抚桐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仲退示芳洲閒居律诗三首并示和章次韵寄芳洲一笑并简仲退(其一)

契阔难逢笑口开,溪云山雨首频回。

未能千橘为身计,尚笑三槐待子栽。

我道从来高勇退,君诗况自耻嗟来。

有亲可养人生乐,拚取馀年学老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东皋雨后行

久雨书闱坐,初晴竹伴行。

远林更旧绿,流水带新声。

随境皆天趣,无心任世情。

芒田公独乐,吟啸了浮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仲退元日(其一)

松根坐稳逢元日,云外诗来寄此翁。

入眼辛盘春意绿,多情蜜炬晓光红。

儿孙拜舞欢声洽,节物暄妍往日同。

却忆少年觞柏酒,觥船到手吸长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