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询少年用功之苦,拈五绝句示之五首(其五)

制艺衡才运已终,遭逢此去听天公。

子孙虽愚书必读,文章虽变法仍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后辈勤奋学习的期望与对时代变迁的感慨。首句“制艺衡才运已终”暗示了某种制度或才能评价体系的终结,可能指的是科举制度或其他选拔人才的方式在某个时期的变化。接着,“遭逢此去听天公”则表达了面对时代变化时,个人命运和努力可能需要听从于更宏观的力量,即自然法则或命运。

后两句“子孙虽愚书必读,文章虽变法仍通”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不论时代如何变迁,读书学习都是必要的。这里“子孙虽愚书必读”体现了对后人的教育寄予厚望,即使他们天赋平平,也应通过阅读来增长知识和智慧。“文章虽变法仍通”则表明了知识和学问的传承性,无论时代如何更迭,基本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仍然适用,强调了教育的永恒价值。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教育和知识传承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作者对时代变化中不变的人文精神的重视。

收录诗词(371)

张洵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夜不寐怀王慰三

凉宵蟋蟀鸣,不寐下阶行。

碧宇澄如洗,银河飒有声。

月高星影澹,萤暗露珠明。

料有王摩诘,吟秋夜气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驿柳和慰三作(其一)

万缕晴丝夹道春,一齐排着送征轮。

比来青眼垂垂老,厌见驰驱冠盖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驿柳和慰三作(其二)

青袍年少太风流,自到阳关动客愁。

阅尽炎凉芳性倦,不因沦落亦低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忧旱

米贵如珠唤奈何,插秧况少雨滂沱。

苍生呼吁愁无告,我比苍生愁更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