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眼医天彦若

针头如麦芒,气出如车轴。

间关脉络中,性命寄毛粟。

而况清净眼,内景含天烛。

琉璃贮沆瀣,轻脆不任触。

而子于其间,来往施锋镞。

笑谈纷自若,观者颈为缩。

运针如运斤,去翳如拆屋。

常疑子善幻,他技杂符祝。

子言吾有道,此理君未瞩。

形骸一尘垢,贵贱两草木。

世人方重外,妄见瓦与玉。

而我初不知,刺眼如刺肉。

君看目与翳,是翳要非目。

目翳苟二物,易分如麦菽。

宁闻老农夫,去草更伤谷。

鼻端有馀地,肝胆分楚蜀。

吾于五轮间,荡荡见空曲。

如行九轨道,并驱无击毂。

空花谁开落,明月自朏朒。

请问乐全堂,忘言老尊宿。

形式: 古风

翻译

针尖锐利如麦芒,气息进出如车轮转动。
在血脉经络中穿梭,生命寄托于毫毛和粟粒般微小。
更何况那双清澈的眼睛,仿佛包含着天上的烛火。
如同琉璃瓶储存着露水,轻盈易碎,不容触碰。
你在其中游刃有余,挥洒技艺,犹如利箭穿刺。
谈笑间从容自如,旁观者看得脖子都缩了。
你运用针法如大斧砍柴,去除眼疾如拆毁房屋。
常怀疑你的技艺如幻术,混合了咒符和祈祷。
你说我掌握了道理,但这些道理你尚未察觉。
人的形体不过尘埃,贵贱之分如同草木。
世人只看重外表,混淆瓦砾与美玉。
我起初并未察觉,刺眼就像刺肉一般。
请看眼睛与眼疾,它们虽相邻却不同。
眼疾若与眼睛分开,清晰如麦豆可辨。
宁愿听老农夫说,除草可能误伤谷物。
鼻尖仍有空间,情感深藏如楚蜀两地。
我在五脏六腑之间,看到的是空旷的真理。
如同在九条轨道上行驶,同行而不碰撞。
空中的花朵何时开放,何时凋零,只有明月知晓。
请问乐全堂的主人,那位沉默的老前辈。

注释

车轴:比喻气息的流动。
毛粟:比喻生命的微小。
清净眼:形容眼睛清澈。
天烛:比喻明亮的眼睛。
琉璃:透明宝石,比喻眼睛的清澈。
沆瀣:露水,比喻眼疾。
锋镞:比喻手术器械或技艺。
运斤:比喻手法熟练。
去翳:去除眼疾。
符祝:古代祭祀时使用的符咒。
道:道理,指医术之道。
瞩:看见,领悟。
形骸:人的身体。
草木:比喻地位高低。
妄见:错误的见解。
刺肉:比喻痛苦深入骨髓。
五轮:中医术语,指眼、耳、鼻、舌、喉五个器官。
空曲:空旷的真理。
击毂:撞击车轮,比喻冲突。
朏朒:月亮的变化,比喻事物的消长。
乐全堂:可能指一个地方或人物,此处代指医生。
忘言:沉默不语,指智慧深沉。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苏轼( 苏东坡)创作的《赠眼医天彦若》。从鉴赏角度看,整首诗通过形象鲜明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眼科医生的高超技艺,以及作者对其医术的赞誉。

诗中的“针头如麦芒,气出如车轴”用来比喻医生的手法轻巧而精准,就像细小的麦芒一样。接着,“间关脉络中,性命寄毛粟”表达了医生在微妙的地方施展技艺,生命仿佛悬于一线。

“琉璃贮沆瀣,轻脆不任触”则形容眼球的清澈与脆弱,而医生的手法却能在这种脆弱中施以巧力。“而子于其间,来往施锋镞。笑谈纷自若,观者颈为缩”描绘了医生在进行精细操作时的从容不迫和旁观者的惊叹。

“运针如运斤,去翳如拆屋”表达了医生的手法既稳重又果断。“常疑子善幻,他技杂符祝。子言吾有道,此理君未瞩”则是对医生高超医术的赞叹和信任。

“形骸一尘垢,贵贱两草木。世人方重外,妄见瓦与玉”指出世人往往忽视内在之物,只注重表面的东西。“而我初不知,刺眼如刺肉”则是作者最初对眼科手术的不解和惊讶。

“君看目与翳,是翳要非目。目翳苟二物,易分如麦菽”强调了医生区分眼疾的精准性,就像分辨麦子与豆子一样容易。“宁闻老农夫,去草更伤谷”则是对不当之处施术可能带来的损害的担忧。

“鼻端有馀地,肝胆分楚蜀。吾于五轮间,荡荡见空曲”描绘了医生在复杂的眼科结构中进行操作时的情景。“如行九轨道,并驱无击毂”则形容医生的技术高超,像驾车一般轻松自如。

“空花谁开落,明月自朏朒。请问乐全堂,忘言老尊宿”最后几句则是对眼科医生技艺的赞赏和询问,既表达了作者对医生的敬意,也反映出诗人自己对知识和技术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抒发,不仅展现了苏轼对眼科医生技艺的赞赏,更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李宪仲哀词,并叙

大梦行当觉,百年特未满。

遑哀已逝人,长眠寄孤馆。

念我同年生,意长日月短。

盐车困骐骥,烈火废圭瓒。

后生有奇骨,出语已精悍。

萧然野鹤姿,谁复识中散。

有生寓大块,死者谁不窾。

嗟君独久客,不识黄土煖。

推衣助孝子,一溉滋汤旱。

谁能脱左骖,大事不可缓。

形式: 古风 押[旱]韵

王伯扬所藏赵昌花四首(其一)梅花

南行度关山,沙水清练练。

行人已愁绝,日暮集微霰。

殷勤小梅花,仿佛吴姬面。

暗香随我去,回首惊千片。

至今开画图,老眼凄欲泫。

幽怀不可写,归梦君家倩。

形式: 古风

王伯扬所藏赵昌花四首(其二)黄葵

弱质困夏永,奇姿苏晓凉。

低昂黄金杯,照耀初日光。

檀心自成晕,翠叶森有芒。

古来写生人,妙绝谁似昌。

晨妆与午醉,真态含阴阳。

君看此花枝,中有风露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王伯扬所藏赵昌花四首(其三)芙蓉

清飙已拂林,积水渐收潦。

溪边野芙蓉,花水相媚好。

坐看池莲尽,独伴霜菊槁。

幽姿强一笑,暮景迫摧倒。

凄凉似贫女,嫁晚惊衰早。

谁写少年容,樵人剑南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