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彦章内翰除守临川以诗贺之

临川内史诏除谁,里巷传闻报客知。

金马门深曾草制,水精宫冷近题诗。

行看画省旌旗入,定把书麟笔札随。

若访毗耶旧居士,无人问疾鬓成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临川内史的新任命是谁,邻里街坊都传遍了消息。
他曾任职金马门,起草过重要的文件,如今在冷清的水精宫里写诗。
即将进入那繁华的翰林院,定会带着满腹经纶和文稿。
如果去寻找那位毗耶的旧居士,恐怕已无人知晓,只留下满头白发的孤独。

注释

临川内史:古代官职名,指临川郡的行政长官。
诏除:皇帝的任命诏书。
里巷:街坊邻里。
传闻:传言、听说。
金马门:汉代宫门,后泛指朝廷。
草制:起草重要文件或诏令。
水精宫:宫殿名,可能象征冷清或闲适之地。
题诗:写诗。
画省:唐代翰林院的别称,代指朝廷。
旌旗:旗帜,象征权力和威严。
书麟:书信、文书。
笔札:书信、文稿。
毗耶:可能是某人的名字或地名,也可能指佛教中的某个僧侣。
旧居士:过去的居士,指修行佛法的人。
问疾:探望疾病,关心健康。
鬓成丝:形容头发全白,暗示年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为汪彦章内翰被任命为临川内史而作的祝贺诗。诗中表达了对汪彦章新任的欣喜和对他在朝廷任职经历的肯定。首句“临川内史诏除谁”开门见山,点明了主题,接着通过“里巷传闻报客知”,描绘了消息在民间迅速传播的情景,显示出汪彦章的声望。

“金马门深曾草制”一句,回忆汪彦章在金马门(皇宫中起草重要文件的地方)的过往,暗示了他的才学和地位。“水精宫冷近题诗”则进一步强调他的文采,即使在冷清的水精宫也能挥毫泼墨,留下佳作。

“行看画省旌旗入,定把书麟笔札随”预想汪彦章即将进入画省(中央政府机构),他的才智和文书将伴随他左右。最后两句“若访毗耶旧居士,无人问疾鬓成丝”,以友人的口吻表达了对汪彦章的关切,祝愿他在新的职位上能得偿所愿,但同时也暗示了岁月匆匆,提醒他勿忘关心自身健康。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既赞美又寄寓关怀的赠诗,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朋友的期待。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竹轩小睡

好竹迷时手自栽,一轩寒碧谢尘埃。

清风政为我辈设,小睡忽从何许来。

已用官茶麾得去,莫因家酿挽令回。

呼儿静扫黄叶径,吾与此君俱快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竹轩出笋

问讯东轩竹,新萌颇不齐。

文章藏雾豹,头角触藩羝。

逸气先腾上,长鞭半落西。

后来堪底用,采掇付山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竹轩睡起诗和者既多辄复次韵

雨中好竹不难栽,雨后清无一点埃。

政有贤人林下集,何尝俗客洞中来。

稽山老干应相忆,茂苑新梢未遣回。

归去南轩曲肱梦,葱葱郁郁气佳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自广西归上饶阅所藏书

久矣山人去,怀哉屋壁藏。

侵陵阅梅雨,调护乏芸香。

次第翻经集,呼儿理在亡。

乞归全为此,何爱橐中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