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书怀寄李少府仲宣

早年初问法,因悟目中花。

忽值胡雏起,芟夷如乱麻。

脱身投彼岸,吊影念生涯。

迹与空门合,心将世路赊。

东田已芜没,南涧益伤嗟。

崇替惊人事,凋残感物华。

知君过我里,惆怅旧烟霞。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翻译

年轻时初求佛法,因而领悟眼前繁华皆为空幻。
忽然遇到战乱兴起,纷乱杀戮如同割草一般。
脱身投向远离尘世的彼岸,孤影自怜思考着人生。
行为与佛门教义相合,内心却远离世俗纷扰。
东边的田地已经荒废,南边的溪流更添哀叹。
人间的兴衰令人惊叹,自然景物的凋零让人感慨。
得知你路过我的故乡,我不禁为那昔日的云雾山水感到惆怅。

注释

早年:指年轻的时候。
问法:求学佛法。
悟:领悟、理解。
目中花:比喻表面的、虚幻的美好。
忽值:忽然遇到。
胡雏:古代对北方异族的蔑称,这里泛指敌人或入侵者。
芟夷:割除,此处指战争中的杀戮。
乱麻:形容杂乱无章,此处比喻战乱中的人命如同草芥。
脱身:逃离。
彼岸:佛教中指超脱生死的境界,这里比喻远离尘世的地方。
吊影:独自思念,形影相吊。
生涯:一生,人生。
迹:行为,行踪。
空门:佛教的代称,指佛门。
心:内心,情感。
世路:世俗的生活道路。
赊:远离。
东田:东方的田野,代指家乡或故地。
芜没:荒芜废弃。
南涧:南方的溪流,同样象征故土。
伤嗟:悲伤叹息。
崇替:兴盛与衰败。
惊:令人惊讶。
人事:人间的事态变迁。
物华:自然界的美好景物。
知君:知道你。
过:路过,经过。
里:故乡,家乡。
惆怅:忧郁,伤感。
旧烟霞:往日的风景,这里特指故乡的美景。

鉴赏

诗人以深邃的笔触,描绘了早年追求道法、悟透世间真理的过程。"因悟目中花",表明诗人曾经对世俗纷争有着超然的洞察,如同看破了红尘中的虚幻花朵。这一悟,令其心境豁然开朗。

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外界动荡的变故和困扰——"忽值胡雏起,芟夷如乱麻"。这里的"胡雏"象征着混乱与无序,而"芟夷如乱麻"则形容了诗人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和挑战,这些都像是杂乱无章的麻线,难以理出头绪。

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对过去的回忆与追念。他们选择"脱身投彼岸",意味着要超越尘世的羁绊;"吊影念生涯"则是对生命旅途中的每一次停留和流年都有所感慨。诗人通过这些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无限眷恋。

接下来的"迹与空门合,心将世路赊",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超脱心态,他们愿意让自己的足迹与那虚幻不实的世界门户相合,并且准备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人生旅途中的种种曲折。

然而,即便是这样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也无法完全阻隔现实生活中带来的感伤。"东田已芜没,南涧益伤嗟",这里的东田与南涧象征着诗人曾经耕耘过的土地和流过的河川,而今皆成往事,给人以深深的哀伤。

"崇替惊人事,凋残感物华"一句,更是从一个更宏大的视角,反映了历史变迁、世事无常所带来的震撼。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体会到了万物皆有盛衰,终将归于尘土的宿命。

最后,诗人通过"知君过我里,惆怅旧烟霞"表达了对故友的思念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留恋。这里的"君"指的是李少府仲宣,而"旧烟霞"则是过去岁月中那些模糊而又温暖的记忆,诗人在心中珍视着这些宝贵的回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深刻的内省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历史的深切感悟,以及面对变迁无常时所表现出的超然与豁达。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兵马曹季良宅夜集

清景不可失,寻君趣有馀。

身高避事后,道长问心初。

出处名则异,游从迹何疏。

吟看刻尽烛,笑卷读残书。

露彩生笔砚,风音入庭除。

平明仙侣散,觳觫动回车。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兵后与故人别予西上至今在扬楚因有是寄

日月不相待,思君魂屡惊。

草玄寄杨子,作赋得芜城。

温温独游迹,遥遥相望情。

淮上春草歇,楚子秋风生。

辟士天下尽,君何独屏营。

运开应佐世,业就可成名。

谁借楚山住,年年事耦耕。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劳山忆栖霞寺道素上人久期不至

远寺萧萧独坐心,山情自得趣何深。

泉声稍滴芙蓉漏,月影才分鹦鹉林。

满地云轻长碍屣,绕松风近每吹襟。

贪闲不记前心偈,念别聊为出世吟。

更待花开遍山雪,山山相似若为寻。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奉送李中丞道昌入朝

文宪中司盛,恩荣外镇崇。

诸侯皆取则,八使独推功。

诏喜新衔凤,车看旧饰熊。

去思今武子,馀教昔文翁。

清在如江水,仁留是国风。

光徵二千石,扫第望司空。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