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张吉的诗《九日同孙少参姜佥宪王参戎衡州石鼓山登高(其一)》表达了诗人长期在外漂泊,重阳节时在衡阳与友人共饮的感慨。首句“九日频年醉异乡”描绘了诗人多年在外地度过重阳节,只能借酒消愁的境况。第二句“一尊今日复衡阳”则点出今日能在衡州相聚,倍感亲切。
接着,“空怀饵菊胜餐玉,却喜刲鲜类截肪”两句,诗人以吃菊花糕比喻对家乡的思念,比之于珍贵的玉石更令人向往,同时又欣喜能品尝到鲜美的食物,如同切肉般满足。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家乡美食的怀念和对生活的热爱。
“自诡隐宫虽醢脔,无辜赤子尚豺狼”一句,诗人借“醢脔”(古代剁碎的肉)暗指朝廷的腐败,将无辜百姓比作被残害的羔羊,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
最后,“孤亭俯瞰波涛恶,语及君臣泪满眶”描绘了诗人站在孤亭上,远眺波涛汹涌的江面,心中充满忧愤,当谈到国事时,不禁悲从中来,泪水盈眶。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羁旅之愁,又有对国家时局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