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载同游焦湖夜归作

□□将泽国,淜腾迎淮甸。

东江输大江,别流从此县。

仙尉俯胜境,轻桡恣游衍。

自公暇有馀,微尚得所愿。

拈引间翰墨,风流尽欢宴。

稍移井邑闲,始悦登眺便。

遥岫逢应接,连塘乍回转。

划然气象分,万顷行可见。

波中峰一点,云际帆千片。

浩叹无端涯,孰知蕴虚变。

往游信不厌,毕景方未还。

兰□烟霭里,延缘蒲稗间。

势随风潮远,心与□□闲。

回见出浦月,雄光射东关。

悠然蓬壶事,□□□衰颜。

安得傲吏隐,弥年寓兹山。

形式: 古风

翻译

穿越湿润的水乡,汹涌澎湃直抵淮河两岸。
东江的水流汇入大江,这条支流从此地开始。
仙尉您俯瞰这美景,轻轻摇动船桨尽情游玩。
在您公务之余,您的雅兴得以满足。
提笔挥毫间,文采风流尽显宴饮之乐。
稍作休息,井邑间的悠闲才开始显现,登山远望更觉宜人。
远处的山峦接连不断,池塘忽左忽右,景色变换。
忽然间,天地景象分明,万顷水面尽收眼底。
波涛中,山峰如一点,云端上,帆影成千片。
感叹这无边无际的壮丽,谁能料到其中蕴含的变化。
对于游览,我从不厌倦,直到夕阳西下仍未尽兴。
兰香在烟霭中弥漫,沿岸生长着菖蒲和稗草。
随着风潮远去,心情也变得宁静。
回头看见出港的明月,光芒照射东关。
在这悠然的仙境中,岁月似乎减缓了衰老的容颜。
如何能成为傲世的隐士,长久居住在这座山中呢?

注释

泽国:水乡。
淜腾:汹涌澎湃。
淮甸:淮河两岸。
东江:河流名。
仙尉:对官员的尊称。
轻桡:轻轻摇动船桨。
微尚:小的爱好,此处指游玩。
翰墨:书法和墨迹。
井邑:城镇。
遥岫:远处的山峦。
蒲稗:水生植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赵载同游焦湖时的愉悦心情和深厚的情谊。开篇“将泽国”等句,勾勒出一片水乡风光,其中“淜腾迎淮甸”表现了水流汇聚的壮观景象,“东江输大江”则表明了江水的广阔与连绵。

接着,“别流从此县”暗示了游览之地的特定,可能是诗人所熟知的地方。下文“仙尉俯胜境”等句,描写了诗人在船上轻松摇桨,享受着美好景色和自由自在的情怀。“自公暇有馀,微尚得所愿”表达了诗人对此刻生活的满足和喜悦。

“拈引间翰墨”等句,则转向内心世界,诗人似乎在用笔墨记录这美好的时光,“风流尽欢宴”一句,更是深化了这种愉快与满足。“稍移井邑闲”以下几句,诗人继续描述景色,感受着自然的变幻和自己的心情。

“遥岫逢应接”等句,写出了山岫连绵、水流回转的壮丽画面,“划然气象分”则是对这自然美景的一种概括。紧接着,“波中峰一点,云际帆千片”等句,更进一步描绘了湖光山色之美。

“浩叹无端涯”以下几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旅行生活的无限喜悦和向往,以及对未知变化的思考。末尾,“兰□烟霭里”等句,则是诗人在夜归时分,回望游历之地,心中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焦湖夜归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流露,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艺术境界。

收录诗词(29)

萧颖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有归舟三章

江有归舟,亦乱其流。之子言旋,嘉名孔修。

扬于王庭,允焯其休。舟既归止,人亦荣止。

兄矣弟矣,孝斯践矣。称觞燕喜,于岵于屺。

彼游惟帆,匪风不扬。有彬伊父,匪学不彰。

予其怀而,勉尔无忘。

形式: 四言诗

武肃王有旨石桥设斋会进一诗(其二)

仙源佛窟有天台,今古嘉名遍九垓。

石磴嵌空神匠出,瀑泉雄壮雨声来。

景强偏感高僧住,地胜能令远思开。

一等翘诚依此处,自然灵贶作梯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武肃王有旨石桥设斋会进一诗(其三)

智泉福海莫能逾,亲自王恩运睿谟。

感现尽冥心境界,资持全固道根株。

石梁低翥红鹦鹉,烟岭高翔碧鹧鸪。

胜妙重重惟祷祝,永资军庶息灾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江有枫一篇十章

江有枫,其叶蒙蒙。我友自东,于以游从。

山有槭,其叶漠漠。我友徂北,于以休息。

想彼槭矣,亦类其枫。矧伊怀人,而忘其东。

东可游矣,会之丘矣。于山于水,于庙于寺。

于亭于里,君子游焉。于以宴喜,其乐亹亹。

粤东可居,彼吴之墟。有田有庭,有朋有书。

有莼有鱼,君子居焉。惟以宴醑,其乐徐徐。

我朋在矣,彼陆之子。如松如杞,淑问不已。

我友于征,彼郑之子。如琇如英,德音孔明。

我思震泽,菱芡羃羃。寤寐如觌,我思剡溪。

杉筱萋萋,寤寐无迷。有鸟有鸟,粤鸥与鹭。

浮湍戏渚,皓然洁素。

忘其猜妒,彼何人斯,曾足伤惧。

此惧惟何,惧寘于罗。彼骄者子,谗言孔多。

我闻先师,体命委和。公伯之愬,则如予何。

怅然山河,惟以啸歌,其忧也哉。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