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明李侍郎挽歌三首(其一)

少年为侍从,名誉竟轩腾。

每吐胸中凤,宁容笔上蝇。

受釐延汉室,被谤过周陵。

今日泉宫启,师臣礼秩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年轻时担任侍从,声名迅速显赫。
每次抒发胸中才情,绝不容忍笔下小人。
接受恩赐延续汉朝血脉,遭受诽谤超过周公的困境。
如今开启新的篇章,作为师臣的地位和礼仪更加尊崇。

注释

少年:年轻的时期。
侍从:随从或官员。
名誉:名声。
轩腾:迅速上升,显赫。
胸中凤:比喻杰出的才华。
笔上蝇:比喻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受釐:接受恩惠或封赏。
汉室:汉朝。
被谤:遭受诽谤。
周陵:指周公的陵墓,象征高尚地位。
泉宫:隐喻新的开始或重要职位。
师臣:老师或大臣。
礼秩:礼仪等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为悼念李侍郎所作的挽歌之一。诗中表达了对李侍郎早年显赫声誉和才华的赞赏,他胸怀壮志,才情出众,犹如凤凰展翅。然而,他也曾遭受诽谤,如同周陵之过。诗人以“泉宫启”象征李侍郎的去世,暗示了他的归宿。最后,表达了对李侍郎身后尊荣的肯定,师臣的地位和礼仪秩位都有所增加,体现了对其生前贡献的肯定和哀思。整首诗情感深沉,既赞扬了逝者的品质,也寓含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翠竹亭

种竹几千个,结亭三四椽。

游人多寂静,啼鸟亦留连。

酒有陶公爱,林希阮氏贤。

我来归路远,跃马古城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乘炎出何许,人意以微看。

怒剑休追逐,疑屏漫指弹。

与蚊更昼夜,共蜜上杯盘。

自有坚冰在,能令畏不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柳上一声蝉,沙头千里船。

行经朝雨后,思乱暑风前。

物趣时时改,人情忽忽迁。

感新犹感旧,更复几多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褐山矶上港中泊

风恶舟难进,聊依浦里村。

岸潮生蓼节,滩浪聚芦根。

日脚看看雨,江心渐渐昏。

篙师知蟹窟,取以助清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