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永嘉梦草堂

留得斯堂万古名,江山不敢闭英灵。

池光曾染吟边墨,草色犹如梦里青。

南浦诗香流未歇,东家魂冷唤难醒。

当时园柳俱尘迹,惟有鸣禽尚可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这座厅堂留下了永恒的名声,江山也不敢阻隔英雄的精神。
池塘的水光曾映照着诗人的墨迹,草色仿佛还是梦境中的翠绿。
南浦的诗意仍然流淌,东邻的亡魂却难以唤醒。
那时的园林柳树都已化为尘土,只有鸟鸣声依旧可以听见。

注释

斯堂:这座厅堂。
万古名:永恒的名声。
江山:江山大地。
不敢:不敢去。
闭:阻隔。
英灵:英雄的精神。
池光:池塘的水光。
吟边墨:诗人的墨迹。
草色:草木的颜色。
梦里青:梦境中的翠绿。
南浦:南方水边。
诗香:诗意。
流未歇:仍然流淌。
东家:东邻。
魂冷:亡魂的凄凉。
唤难醒:难以唤醒。
当时:那时。
园柳:园林的柳树。
俱:都。
尘迹:尘土遗迹。
鸣禽:鸣叫的鸟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真山民所作的《题永嘉梦草堂》。诗中,作者通过对梦草堂的描绘,表达了对先贤英灵的敬仰和对历史文化的怀念。"留得斯堂万古名",开篇即强调了草堂的永恒声誉,暗示其历史价值。接着,"江山不敢闭英灵",以江山为载体,表达了对才子佳人精神的崇敬,认为自然之景也不敢阻隔他们的精神影响。

"池光曾染吟边墨,草色犹如梦里青",通过池水和草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仿佛还能感受到诗人的墨香和梦境般的青葱。"南浦诗香流未歇",进一步渲染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表明诗人的创作精神仍在延续。

"东家魂冷唤难醒",可能暗指主人已逝,但其精神难以唤醒,更显出对故人的深深哀思。最后,"当时园柳俱尘迹,惟有鸣禽尚可听",以物是人非的感慨收尾,表达出时光流转中,唯有自然的声音依然清晰可闻,给人以深深的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既赞美了梦草堂的历史地位,又寄托了对过去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历史文化的深情厚意。

收录诗词(122)

真山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李生乔尝以为不愧其祖真德秀,故知姓真。自呼山民,因以称之。或云名桂芳。宋末进士。痛值乱亡,深自湮没。所至好题咏。有《集》

  • 籍贯:处州丽水

相关古诗词

真宗奉圣祖玉清昭应宫十一首(其八)亚、终献用《冲安》

太初非有体,至道本无声。

降迹临下土,成功陟上清。

至仁敦动植,丕绪启宗祊。

紫禁承来格,鸿基保永宁。

发祥垂诞告,致孝荐崇名。

广乐伸钦奉,储休固太平。

形式: 排律

上仁宗英宗徽号一首.入门升殿用《显安》

于穆仁祖,宠绥万方。执竞英考,迄用成康。

图徽宝册,有烈其光。庶几亿载,与天无疆。

形式: 四言诗 押[阳]韵

上册宝十三首.送神用《歆安》

礼仪既备,神保聿归。洋洋在上,不可度思。

神之来兮,肸蚃之随。神之去兮,休嘉是贻。

形式: 四言诗

上册宝十三首.彻豆用《成安》

濯濯其英,殖殖其庭。有来群工,赉我思成。

嘉肴既将,旨酒既清。雍彻不迟,福禄来宁。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