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四十首(其二十三)

雉死为从雌,鹖死为斗力。

蜜蜂死泄愤,鸤鸠死求食。

象犀好齿角,狨豹美毛色。

纷纷死相藉,杀身奉华饰。

自取夫岂过,外至良可恻。?獍合族烹,枭鵙宜卵殈。

山林久秽荟,谁复继禹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基所作的《杂诗四十首》中的第二十三首,以动物的行为和命运为题材,寓言深刻,揭示了社会现象。诗中通过描述雉鸟、鹖鸟、蜜蜂、鸤鸠、象犀、狨豹等动物在死亡时的不同选择,如雉鸟为了配偶而战死,鹖鸟为争斗而亡,蜜蜂因愤怒而死去,鸤鸠则为觅食而丧生,象犀因珍视其牙角,狨豹因毛色被杀,形象地展现了生命为了外在价值而付出的代价。

诗中“自取夫岂过”一句,批评了人类对于物质享受的过度追求,认为这些动物的牺牲在某种程度上是出于自身欲望,但外部力量(如人类的贪欲)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接下来,“外至良可恻”表达了对这种不公的同情,同时也暗示了社会上类似的现象。

最后两句“獍合族烹,枭鵙宜卵殈”,进一步深化主题,以獍(一种传说中的兽,母食子,父食母)和枭鵙(凶猛的鸟)为例,指出连同类也难逃被利用的命运,山林间的自然秩序被破坏,呼唤着像大禹和益那样能维护公正的领导者。

整首诗语言质朴,寓意深远,借动物之死,批判了人类社会中的某些不良风气,具有强烈的警示意义。

收录诗词(1585)

刘基(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 籍贯: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
  • 生卒年: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

相关古诗词

杂诗四十首(其二十五)

殊俗甘朐䏰,比之刍牛腴。

殷勤奉宾客,自谓敬有馀。

鸱嚇虽异贯,赤惑谁能祛。

霾阴蔽玄象,清渭混污渠。

谁能继夏后,再分龙与鱼。

形式: 古风

杂诗四十首(其二十六)

大星出西方,晱晱如明月。

儿童惊指示,草木见毫发。

夜久斗柄回,人静凉风发。

徙倚步中庭,空烟散成雪。

形式: 古风

杂诗四十首(其二十七)

楚人将适蜀,扬帆信江水。

江阔多西风,帆逸行不止。

日暮入海涛,极目无涯涘。

鲸鱼吹高浪,舵折樯竿圮。

顿足空号呼,烟波千万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杂诗四十首(其二十八)

冲霄难为羽,泛海难为舟。

缚羊驾我辂,猛志空悠悠。

农时失耕耨,何以望有秋?

决藩盗菽粟,鹰隼不如鸠。

韶华不我与,去若川水流。

岁莫独彷徨,凛凛怀百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