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春日行舟图景。首句“江流昨夜添新雨”,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江面因昨夜雨水而更加丰盈的情景,为整幅画面铺垫了背景。接着,“绿树流莺娇不语”一句,通过“流莺”的形象,不仅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
“三三白苧冶游郎,两两红妆浣纱女”两句,将画面进一步丰富,描绘了江边游人与劳作的女子,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和谐共处的场景。其中,“白苧”指一种轻薄的布料,常用于制作夏季衣物,此处借以形容游人的服饰;“红妆”则点明了浣纱女子的装扮,色彩对比鲜明,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青山江上峙嵯峨,江中新水生洪波”两句,视角由近及远,从江边的青山到江面上的新水,描绘了山水相映的壮丽景色。尤其是“洪波”二字,既表现了江水的汹涌澎湃,又暗含了春日水涨的季节特征。
最后,“画船挝鼓淩风去,两岸春声杂棹歌”两句,以动态收尾,展现了画船乘风破浪前行的场景,同时,两岸传来的春日歌声与自然之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片生机盎然、充满活力的氛围。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末江南地区独特的风情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