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画家沈周所作的《闻杨君谦致政赋此以致健羡十五首》中的第六首。诗人以轻松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杨君谦辞官归隐生活的羡慕和对读书的深刻理解。首句“到手功名赋子虚”暗指杨君谦功成名就,但选择了放弃,如同汉代司马相如的虚构故事,象征性地表达了他的淡泊名利。接着,“深山长谷觅安居”描绘了友人在山水之间寻找宁静的生活环境,体现了他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向往。
“读书已足功名事”强调了知识和学问本身的价值,认为真正的成就并非仅在于世俗的功名,而是内心的充实和精神世界的丰富。最后,“更读人间未读书”则进一步提出,即使功成名就,还有许多人生哲理和社会万象值得去学习和领悟,这表明诗人倡导一种不断求知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赞扬友人的选择,寓含了对传统士大夫价值观的反思,以及对个人修养和精神追求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