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灯效玉川子五首(其二)

不帷不檠案无鼠,乍北乍南窗有风。

忽听邻鸡声似海,始知身是住城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夜孤灯下的静谧与思考。首句“不帷不檠案无鼠”,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没有帘幕、没有灯架、没有老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纯粹的氛围。接着,“乍北乍南窗有风”一句,通过窗户的风声,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动态,暗示着外界世界的变换与流动。

“忽听邻鸡声似海”,这一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远处的鸡鸣声比作大海的波涛,形象地表达了声音的辽阔与震撼,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远方的向往。最后,“始知身是住城中”则点明了诗人的位置,他意识到自己身处城市之中,与外界的广阔世界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种认知或许引发了他对生活状态的反思和对自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深夜独处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00)

宋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中叶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政声廉明的清官。他出身贫寒,受家庭影响勤奋读书,年轻时便在诗及楹联创作中展露头角,被称为“岭南第一才子”。《清史稿· 列传》中称“粤诗惟湘为巨”

  • 号:芷湾
  • 籍贯: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
  • 生卒年:1757~1826

相关古诗词

孤灯效玉川子五首(其三)

三尺尘埃壁上剑,数本散乱床头书。

剑光耿耿雪抱匣,书声咿咿霜压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孤灯效玉川子五首(其四)

数茎黄须兀自撚,每到三更三点时。

童子不知聊破寂,背言穷死只吟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孤灯效玉川子五首(其五)

长夜喜坐苦油少,童时躲读憎油多。

躲读喜坐等自废,蹉跎嗟尔将奈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家园杂忆四十韵

作客何其久,回头昨少年。

羁情空复尔,乡思故依然。

籍隶梅州古,村名白渡前。

衡门当水曲,老屋负崖巅。

鳞次比邻接,瓜绵一脉延。

世吾过二十,族众约三千。

鸡犬家家有,桑麻处处连。

先畴耕共牧,旧泽诵兼弦。

伏腊童翁集,堂阶子姓联。

豚蹄祈岁社,柏酒介眉筵。

乐事丘园旧,良辰景物妍。

冬初梅已笑,秋尽菊犹钿。

是岸排篁竹,逢桥有木棉。

楼浓红杏雨,溪淡绿杨烟。

树树飞蝴蝶,山山答杜鹃。

鹧鸪多草际,翡翠只沙边。

候过清明节,人忙谷雨天。

茶时偏麦熟,馌日又蚕眠。

叱犊声喧野,湔裙影倒渊。

蓑衣携锸出,箬笠采山还。

有市才通里,凭栏即在川。

两三江上阁,七八渡头船。

风雨归渔筏,朝昏响涧泉。

桐蹊开酒店,榕径歇柴肩。

笋蕨纷投筥,鱼盐各守廛。

檐堆柑子大,盘货荔枝鲜。

生小贪游戏,情闲那弃捐?

趁墟呼辈行,绕膝索馋钱。

遇钓敲针学,逢花卷袖搴。

长歌爱樵答,短笛羡牛牵。

九日登高屐,中秋斗饮拳。

踏青衫楚楚,访友带翩翩。

课旷愁师责,来迟得母怜。

江湖宁此志,漂泪竟成缘。

始尚依南粤,今仍滞北燕。

亭从五里别,月渐百回圆。

积面尘难扫,骑驴蹇岂鞭。

化缁原是素,入梦必于田。

便好留盟誓,终当问陌阡。

归来他日事,先倩画图传。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