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伏日省中当直

火云烘赫临中伏,青锁深严直右曹。

吏散阶庭时纵步,诗成几案独挥毫。

相乌影转风微起,仙掌阴斜日渐高。

何处赐冰和郢酒,谁人割炙动鸾刀。

紫泥封诏防稽缓,寒水浮瓜散郁陶。

丞相忧边稀出沐,延英三刻岂知劳。

形式: 排律 押[豪]韵

翻译

烈日炎炎正值盛夏,深宫禁苑直臣独守。
官员们退下庭院,他独自漫步吟诗挥毫。
乌鸦飞翔,微风轻起,仙人掌下的阴影渐长,阳光越来越高。
皇宫里何时能赐予冷饮和美酒,又有谁能切肉热情款待。
诏书用紫色封泥密封以防拖延,暑热中吃着浮瓜,心情舒畅。
丞相忧虑边疆,很少沐浴休息,廷英殿的三刻时光,他哪里知道疲倦。

注释

火云:烈日。
青锁:深宫禁苑。
直右曹:直臣值守。
纵步:漫步。
挥毫:挥笔写诗。
相乌:乌鸦。
仙掌:宫殿中的装饰物。
赐冰:皇宫赏赐的冷饮。
郢酒:美酒。
割炙:切肉。
紫泥封诏:用紫色封泥密封的诏书。
寒水浮瓜:在冷水中浸泡的瓜果解暑。
出沐:古代官员休假。
延英三刻:廷英殿的三次会议时间。
岂知劳:哪里知道疲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炎热夏日的午后,独自一人处理公文的情景。"火云烘赫临中伏,青锁深严直右曹" 描述了烈日当空、气温如蒸笼的酷暑之下,官府的大门紧闭,只有右边的楼阁(可能是作者工作的地方)显得格外肃穆。"吏散阶庭时纵步,诗成几案独挥毫" 表明其他官员都已散去,而作者却留下来处理文件,一人独自在几案前挥笔写作。

接下来的"相乌影转风微起,仙掌阴斜日渐高" 则是描绘室内的景象,随着时间流逝,窗外的树影随风轻轻摇曳,阳光透过窗棂投射在墙上,日头已经偏高。"何处赐冰和郢酒,谁人割炙动鸾刀" 这两句表达了对清凉饮料的渴望以及对美食的向往,但却无从获得,只能是心中的幻想。

"紫泥封诏防稽缓,寒水浮瓜散郁陶" 描述的是作者正在处理紧急公文,使用紫色的印章加以保密,而旁边则是一盆用来解渴的冰冷西瓜。最后两句"丞相忧边稀出沐,延英三刻岂知劳" 表示了丞相手负国事之重,对边疆之事深感忧虑,即使是短暂的休息时间,也不知其辛勤与劳碌。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官府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位官员在酷暑中处理公务、孤独写作,以及对清凉饮食的渴望和国家边疆安全的忧虑。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职责的忠诚以及个人生活中的小确幸。

收录诗词(507)

杨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 字:大年
  •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 生卒年:974—1020

相关古诗词

中春喜雨

土膏初脉起,东作向农时。

隐辚雷车转,霏微雨足垂。

龙蛇争奋跃,桃李渐离披。

流润先从叶,馀波更及私。

讴谣耕父喜,渗漉稻畦滋。

连夜空阶滴,愁吟水部诗。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从叔郎中知潭州

藩阃分忧重,关山去路赊。

含香滞郎署,乘驲倦天涯。

土贡千头橘,神祠万里沙。

金碑纪风物,宝瑟怨年华。

粉箨斑文簟,云腴紫笋芽。

民田两岐麦,郡圃四时花。

别恨休攀柳,归期待及瓜。

鳣庭有遗训,清白自传家。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元道宗弟兄东游

王谢江东推世胄,机云洛下振才名。

忽思油幕从知去,便挈幐囊冒暑行。

高第自须求甲乙,嘉招未用赴弓旌。

待看万里抟羊角,即是三秋听鹿鸣。

朝彦赋诗争送别,藩侯置驿定相迎。

不知谁啖牛心炙,又见清谈一座倾。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分得朝野多欢娱

皋壤惊秋气,仓箱有岁储。

梁园从臣颂,谢墅富人车。

休沐新颁诏,珍符不绝书。

天心游蠖濩,民乐在华胥。

击壤欢谣洽,凝脂密网除。

行将封岱岳,持橐奉金舆。

形式: 排律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