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子夜新声何处传,悲翁更忆太平年。
即今法曲无人唱,已逐霓裳飞上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顾况的《听刘安唱歌》,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太平年华的怀念和现实中音乐失落的哀伤。
"子夜新声何处传,悲翁更忆太平年。" 这两句通过对夜深人静时分所听到的新曲式的追问,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那个太平盛世的无限怀念。在这里,“子夜”指的是夜晚的第三个时辰,大约相当于现代的十一点到一点之间,这时候世界变得异常安静,往昔的美好记忆便如同回声般在心头萦绕。
"即今法曲无人唱,已逐霓裳飞上天。" 这两句诗则描写了当下的音乐已经失传,人们不再吟唱那些曾经流行的乐曲,这些美妙的声音仿佛随着云端飘散至天际。这不仅是对音乐艺术的哀叹,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音乐的追忆和失落,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中文化艺术衰微的悲哀。顾况以其深厚的感情和细腻的笔触,将这种无奈与感伤之情传递给读者,使人不禁沉浸于那逝去的岁月之中,感叹时光易逝,物是人非。
不详
晚年自号悲翁,汉族,(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故园黄叶满青苔,梦破城头晓角哀。
此夜断肠人不见,起行残月影徘徊。
风摆莲衣乾,月背鸟巢寒。
文鱼翻乱叶,翠羽上危栏。
钑镂银盘盛炒虾,镜湖莼菜乱如麻。
汉儿女嫁吴儿妇,吴儿尽是汉儿爷。
日暮衔花飞鸟还,月明溪上见青山。
遥知玉女窗前树,不是仙人不得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