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秀才归建安

昔闻武夷士,皆是帝曾孙。

李君即其人,命舛道常存。

爱子已折桂,华组耀闺门。

吾身可拂衣,綵服归丘园。

捧觞庆北堂,其乐不可言。

清溪环幽居,远岫横前轩。

弹琴咏招隐,芳意飘若兰。

老夫无此分,何必矜弹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送李秀才归建安》由唐代末年至宋代初期的文人徐铉所作,通过对友人李秀才归乡情景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首句“昔闻武夷士,皆是帝曾孙”,以武夷山的士人为背景,暗示李秀才出身不凡,虽命运多舛,但其道德操守始终如一。接着“李君即其人,命舛道常存”进一步点明李秀才就是这样的杰出人物,尽管命运坎坷,但他坚守正道。

“爱子已折桂,华组耀闺门”描绘了李秀才家庭的荣耀,儿子取得了高官显位,家族光彩照人。而“吾身可拂衣,彩服归丘园”则表达了诗人自己虽不能享受如此荣华,但内心仍感到满足和欣慰,愿意退隐田园,享受宁静生活。

“捧觞庆北堂,其乐不可言”写出了诗人对李秀才归家的喜悦之情,通过举杯庆祝,表达出对朋友回归家庭的祝福与快乐。接下来的“清溪环幽居,远岫横前轩”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卷,清溪环绕着李秀才的居所,远处的山峦横卧在前窗,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弹琴咏招隐,芳意飘若兰”则展现了李秀才归乡后的生活情趣,他弹琴吟唱,寄托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如同兰花般高洁淡雅。最后,“老夫无此分,何必矜弹冠”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法享受如此闲适生活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李秀才归隐生活的羡慕与敬佩。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不仅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也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431)

徐铉(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江东谓之“韩徐”

  • 字:鼎臣
  •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 生卒年:916年—991年

相关古诗词

和李太保寄刁秘书

名位虽卑道自光,讼庭无事俗平康。

帘间尚觉琴床暖,院静偏闻酒瓮香。

养性已知无病染,持廉唯恐有名彰。

主人莫讶暌违远,千仞由来有凤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又和刁秘书寄李太保

百里临民自可怜,青云何必藉阶缘。

家贫聊欲资三径,政简无非草太玄。

处众忘怀均物我,程才不器任方员。

江湖相望真堪喜,聚散悲欢尽偶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坊州贾监军

圣主欲东封,怜君四护戎。

乡心经霸岸,诗思省豳风。

旧业今成旅,朱颜已变翁。

忘怀一杯酒,闲夜与谁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李补阙知韶州

南国求良牧,中朝辍谏官。

君恩偏念远,臣节岂辞难。

骑影过梅岭,溪声上赣滩。

曲江宜访古,韶石好凭栏。

诗景缘情远,民心逐政宽。

衰翁寻旧分,为致葛洪丹。

形式: 排律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