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壑苍烟卷为邹允达赋

君不见泰山之巅蟠老龙,高盖偃蹇排寒冬。

参天自是隔风雨,胡乃坐累秦人封。

又不见匡庐之崖霜雪盛,马鬣麈尾枝交映。

已从方士资养生,更向桑门作谈柄。

何如凤台之西千万栽,一一长身封绿苔。

贞姿高洁负奇气,磥砢总是明堂才。

乍疑森森剑佩羽林客,怒发冲冠铁衣涩。

又疑翩翩云罕纷前驱,翠葆碧幢攒列戟。

大株小株鳞甲坚,正直岂畏藤萝缠。

露滋雨洗净如沐,但见万壑摇苍烟。

道乡之孙我之友,爱隐松关与松偶。

城市红尘没马深,谁解寻盟岁寒叟。

秋官放笔写作图,墨华满纸烟模糊。

经雷蜕骨缩人瘿,拔地怪柯编虎须。

披图浩歌对君酌,素云绝胜苍烟壑。

上苑霏微烟更多,来游好控巢松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倪谦的《万壑苍烟卷为邹允达赋》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富有哲理的画面。诗中以泰山之巅的老龙和庐山的霜雪为引子,象征着高洁与坚韧。诗人赞美了凤台之松的自然风姿,它们历经风雨,依然挺立,充满生机,象征着贞洁与不屈。松树的形象被赋予了剑客般的威严和云罕般的飘逸,显示出其刚直不阿的品质。

诗人将自己比作“道乡之孙”和“岁寒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松为伴,超脱于城市的喧嚣。他以秋官挥毫作画,将松的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画面中的松树仿佛有生命,经风雨洗礼后更加清雅。最后,诗人邀请朋友一同欣赏这幅松图,认为它胜过自然的苍烟壑,期待能吸引巢松鹤来游,寓含了对高洁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松树这一意象,寄寓了诗人的人格追求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560)

倪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水画为李考功题

倚天壁立青芙蓉,蜿蜒起伏如游龙。

夜来惊雷挟飞雨,化作白云千万重。

白云如波起平地,楼台不辨金银气。

但见苍苍玉女峰,离立分明露群髻。

山深寂历天欲秋,重重绿树临溪流。

无人复歌小山隐,惟有桂树枝相樛。

披图似是房山笔,元气淋漓墨华湿。

并刀剪取沧溟波,方丈蓬壶归咫尺。

天官李卿家上饶,早谢旧隐登清朝。

看山莫忆钓游处,且作夔龙匡舜尧。

形式: 古风

题母子虎图为许宽序班赋

南山荟蔚何苍苍,深丛巢穴虎所藏。

负嵎长啸百兽恐,时取黄犊充饥肠。

雌雄乳孙并哺子,引向人间聊戏耳。

世人只谓势生狞,宁识驯然有如此。

良工意到笔法精,长缣扫出於莬形。

松根激石怒涛捲,疑有猎猎雄风生。

我爱此图深有补,猛恶犹知依父母。

何事人间枭獍徒,面目虽人不如虎。

形式: 古风

溪山琴意图

我生虽有烟霞癖,玩水穷山记畴昔。

一从为宦步青云,閒却登山双短屐。

忽惊尺幅堕我前,㠝岏翠岫浮岚烟。

清溪雨过碧波涨,石罅㶁㶁皆流泉。

浓绿阴森拥高树,树杪晴云如擘絮。

谁向矶头结小亭,占断溪山最佳趣。

亭中有客藉紫苔,抱膝长啸襟怀开。

瑶琴宜鼓水云操,已见苍头携到来。

转轸何当弹一曲,坐想馀音振空谷。

游鱼出听鹤鸣皋,云根细和泠泠玉。

幽人适兴山水间,白云静与人俱閒。

溪居疑隔鹭鸥渚,残照满崖犹未还。

惭予谬应宾兴举,窃禄无能报明主。

看画悠然忆钓游,思绕江乡旧衡宇。

形式: 古风

雪拥蓝关图

西方有佛名浮屠,形神寂灭久已殂。

何年委此趾与颅,流传震旦惟其徒。

唐宗信重如琏瑚,遥自凤翔迎至都。

韩公抗疏恳伏蒲,愿投水火斥其诬。

忤旨谪逐瘴海隅,迢迢远道劳驰驱。

于时严冬雪载涂,蓝关秦岭云模糊。

老成有子字清夫,冒寒慰劳惊相呼。

作诗示意嗟可吁,衰朽之骨其收吾。

一身不惜万里徂,人心复正赖公扶。

曾闻顷刻金花敷,诗联涌出此则符。

湘乎仙乎知有无,至今画史写作图。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