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簟凉.七夕,次陈其年韵

末丽飞香。怅孤影长宵,浑似他乡。

生离何足怨,幸犹有津梁。

银杏曾否问渡,天边事、传说如狂。

萤火细,傍云屏罗扇,总助悲凉。年老。

安仁鬓换,子野情多,历乱尽耐思量。

丝丝蕉叶雨,又闻洒疏窗。

夜深谁共私语,无人处、斜月空廊。

还记取,画阁中、烛照残妆。

形式: 词牌: 玉簟凉

鉴赏

这首词以"玉簟凉"为题,描绘了七夕之夜的情感氛围,融入了对陈其年的和韵。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在孤寂的长宵中,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岁月流逝的感慨。"末丽飞香"象征着七夕的浪漫气息,而"孤影"则透露出词人的孤独心境。"生离何足怨"流露出词人对分离的释然,但仍有对联系的渴望,"幸犹有津梁"暗示着希望之情。

"银杏曾否问渡"借物寓言,可能暗指与亲人的沟通,"天边事、传说如狂"则表达了对远方传说的迷惘和对现实的无奈。"萤火细"与"云屏罗扇"共同营造出凄凉的景象,增添了词境的悲凉感。

"年老。安仁鬓换,子野情多",词人感叹时光荏苒,自己已年老,借用典故表达情感变化。"历乱尽耐思量"则揭示了词人对过去经历的反思和回味。"丝丝蕉叶雨"和"洒疏窗"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和凄清。

"夜深谁共私语"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无人分享此刻的心绪。"无人处、斜月空廊"的画面,更显词人无依无靠的落寞。最后,词人以"画阁中、烛照残妆"的回忆收束,勾勒出曾经的美好瞬间,留给读者无限遐想。

整体来看,梁清标的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七夕之夜的描绘,展现了词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407)

梁清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八节长欢.生子,家宴时,孙婿初婚

捲幔传觞。看新秋色,云影天光。

月镂歌扇小,风袅篆烟长。

频闻西塞捷书奏,正白头、弧矢初张。

又看吹箫跨凤,彩翼成双。筵前蜡炬分行。

羌管咽、新声唱出伊凉。爽气满罗衣。

金凿落、休教负却欢场。重斟酌,共领略、酒酽花香。

汤饼会、呼巾拭面,今宵验取何郎。

形式: 词牌: 八节长欢

潇湘逢故人慢.寄蛟门,时方校订余使粤诗

绿烟如雾,早花坞飘红,柳堤拖絮。芳草生汀浦。

正人立斜阳,雁回沙屿。

昼自雷塘,喜剖得、故人鱼素。

战声里、词客箫闲,收拾岭南新句。

水添波,春又暮,忆缥缈、江楼归帆悬处。

极目邗沟路。奈往事隔年,停云频赋。

风雪旗亭,可更有、双鬟重遇。

想剪烛、樽酒论文,惆怅芜城春树。

形式: 词牌: 潇湘逢故人慢

五綵结同心.元夕婚期,用赵彦端韵

云开瑶阙,月满星桥,人如碧汉浮槎。

燕市东风软,香尘里、调笑夜气偏佳。

喜看春色来邻国,朝来报、鹊噪檐牙。

灯光映、亭亭绿萼,养成画阁仙葩。

遥知绣帘深处,正流苏婉转,低傍窗纱。

六代歌弦,五陵游骑、妆点一片妍华。

九枝青玉欢相照,辚辚听、车碾平沙。

好趁此、团圞时节,领取上苑莺花。

形式: 词牌: 五綵结同心

春风袅娜(其一)上元王胥庭司马召饮观剧

喜良宵烟月,依旧清平。花市暖,晚风轻。

有尚书、好客堂开帘捲,故人欢笑,妆点春城。

百宝珠轮,九枝青玉,绛烛高烧列画屏。

琥珀光浮千日酒,赤瑛盘荐五侯鲭。

谁把燕山旧事,移宫换羽,倩优孟、谱入新声。

红牙串,紫鸾笙。歌喉未歇,客欲沾缨。

梦里功勋,休嗟陈迹,眼前杯酌,且尽平生。

种槐庭院,看年年无恙,红灯绿醑,快聚良朋。

形式: 词牌: 春风袅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