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庭前百合花,露冷烟脂赤",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庭院中洁白的百合在清晨寒露中显得更为娇艳,犹如脂粉般的红润。"对镜理新妆",通过女性对着镜子精心打扮的动作,展现了她对自己容貌的珍视和对美的追求。
"羞他好颜色",这里的"羞"字不仅表达了女子的娇羞,也暗示了她的自谦和对自己美貌的谦让,仿佛是说连镜子都为她的美丽感到害羞。"从此不簪花",她决定不再佩戴花朵,可能是因为意识到过分的美丽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纷扰,或者是担心情感的变化会因外在的关注而变得复杂。
最后两句"恐欢心更易",揭示了她内心深处的担忧,害怕自己的情感因为过于吸引他人的眼光而变得不稳定。整首诗通过百合花的意象和女子的心理活动,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女性美与情感微妙处理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