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竹溪寺景象。首联“竹阴堪坐客,野日映溪流”以竹林的阴凉和田野的日光映照溪水,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仿佛是大自然的怀抱中的一处静谧之地,适合人们在此休憩、思考。颔联“山静人烟远,钟鸣佛殿幽”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庄严,远处的人烟似乎与这里的佛殿隔绝开来,只有悠扬的钟声在空气中回荡,增添了神秘与神圣的色彩。颈联“牟尼空世界,古寺闭清秋”则通过“牟尼”(即释迦牟尼)与“空”字,表达了对佛教宇宙观的理解,暗示了寺庙在秋天的清冷中显得格外庄重与超然。尾联“疑是三摩地,来看石点头”则以一种疑问与期待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于达到心灵纯净状态(三摩地)的向往,以及对寺中景物的深刻感受,仿佛连石头都在点头回应这份虔诚与感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宗教氛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竹溪寺独特的魅力和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