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张雨的《答杨廉夫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春天野外的生动画面。首句“弄水摘花春可怜”,通过“弄水”和“摘花”的动作,传达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怜惜之情,春光的可爱和短暂令人感到可惜。接着,“风雨倦寻茅步船”则写出诗人经历风雨后的疲惫,但仍不放弃寻找美景,表现出他对自然的执着追求。
诗中提到自家南坞的“灵石”和龙井西头的“无杜鹃”,暗示了诗人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环境的独特,没有都市的喧嚣和繁花的热闹,更显清幽。接下来两句“野雀乱雏畏人过,弱柳委地趁蚕眼”,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恬静生活,野雀保护雏鸟的情景和弱柳随风摇曳的动态,都富有田园诗意。
最后两句“子云胡为甘寂寞,后世何人知太玄”,诗人借用扬雄(字子云)的典故,表达自己甘于寂寞、追求深奥学问的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期待后世理解自己深邃思想的孤独感。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