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其一)

我爱仙居好,临民必以诚。

簿书无日暇,狱讼积年生。

百疾求箴补,千钧待准平。

嗟予不如古,斯道未能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我深深喜爱着仙居这个地方,对待百姓必定以诚信为本。
日常政务繁重,没有闲暇的日子,诉讼案件累积多年。
各种疾病困扰着人们,期待得到公正的治疗和裁决。
我感叹自己不如古人,对于这种公平之道还未能大力推行。

注释

我:第一人称代词,指诗人自己。
爱:喜爱。
仙居:地名。
临民:治理百姓。
必:必定。
以诚:以诚信。
簿书:公文、文书。
无日暇:没有空闲的日子。
狱讼:诉讼案件。
积年生:累积多年。
百疾:众多疾病。
箴补:治疗和补救。
千钧:极重的比喻,形容问题重大。
准平:公正裁决。
嗟予:叹息我。
古:古人。
斯道:这种道理。
未能:未能做到。
宏:宏大、推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襄所作的《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中的第一首,表达了作者对仙居地方治理的赞赏与感慨。诗中,"我爱仙居好"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仙居的喜爱之情,认为此地有其独特魅力。"临民必以诚"体现了诗人理想的为官之道,即以诚信对待百姓。

接下来,"簿书无日暇"反映了官员日常政务繁忙,几乎没有闲暇时光,暗示了基层工作的艰辛。"狱讼积年生"则揭示了案件累积,需要长期处理的问题,表明当地可能存在一些社会矛盾和司法压力。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公正的追求,"百疾求箴补,千钧待准平",希望疾病能得到有效的治疗,重大的决策能公正公平。然而,他自谦地说"嗟予不如古,斯道未能宏",感叹自己虽然有心,但未能像古代圣贤那样将这种理想大道发扬光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仙居的治理状况和个人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于公正廉洁、关注民生的理想政治理念。

收录诗词(187)

陈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通判九月望日始见菊花二首(其二)

灼灼秋英缀露华,白衣不见日空斜。

细看未减重阳泪,更晚犹胜二月花。

城里好山何处寺,门前多竹甚人家。

直须载酒频来赏,莫为衰迟便感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和通判九月望日始见菊花二首(其一)

月满霜飞菊始华,幽丛冷落带烟斜。

篱边过却重阳酒,泽畔谁怜野草花。

湖学先生归解组,安州司户老居家。

皆因晚节无人用,陨涕临风为尔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和御制赏花钓鱼

仙跸传呼禁苑开,两班迎拜玉舆来。

花围帝座重张幄,鳞上天钩曲赐杯。

鸟散香丛声睍睆,人观灵沼乐徘徊。

君恩更锡回鸾藻,还许儒生给笔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程大卿游凤池院

白云深处一轩开,凤去池空折野梅。

山接九龙争夭矫,路盘千骑久徘徊。

烟岚翠入樽前滴,水石深从涧底来。

谁与忘机此栖息,笑看林鸟下生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