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鲁漕喜雨二首(其一)

冬暖曾无欲雪天,正忧饥馑在新年。

忽闻夜滴檐前雨,便觉春归郭外田。

千里已知俱乐只,一尊亦拟共陶然。

其如使者拘台制,不肯花间听管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冬天从未有过渴望下雪的日子,正担忧新年的饥荒来临。
忽然听到夜晚屋檐前的雨声,感觉春天已经回归田野。
千里之外已知只有欢乐,一杯酒也想与人共享这份愉悦。
然而使者受到严格的约束,不愿在花丛中聆听音乐。

注释

曾无:从未有。
欲雪:渴望下雪。
饥馑:饥荒。
新年:新的一年。
忽闻:忽然听到。
檐前雨:屋檐前的雨。
归:回归。
郭外田:田野之外。
千里:千里之外。
乐:欢乐。
只:只有。
共陶然:共享愉悦。
使者:使者。
拘:约束。
台制:严格的制度。
花间:花丛中。
管弦:音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期待春天到来的心情。起初,诗人感受到冬日的温暖,却又担忧新年可能会有饥馑之苦。这表明诗人对农事有着深切的关怀和同情。而“忽闻夜滴檐前雨”一句,则是转折点,夜晚突然传来了屋檐上雨水滴落的声音,这预示着春天可能即将到来。紧接着,“便觉春归郭外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喜悦之情。

下半首“千里已知俱乐只,一尊亦拟共陶然”则是诗人希望与远方的友人共同享受这场雨带来的美好时光。这里的“俱乐只”指的是友人的酒席,而“一尊亦拟共陶然”则表达了诗人想要与陶渊明这样高洁的人物共同享受这份喜悦的心情。

最后两句“其如使者拘台制,不肯花间听管弦”则是对比和强调。这里的“使者”指的是朝廷的使者,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自己不愿意受制于繁文缛节的官场,而宁愿在自然中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整首诗通过对春雨的期待和欣喜,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诗人情怀。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和詹守二首(其二)

特迂千骑访柴门,多谢清朝皂盖臣。

肯为衰翁留竟日,顿令寒谷暖生春。

论心便觉尘襟豁,刮目仍观妙句新。

转盼又还成远别,相思后夜定伤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詹守二首(其一)

一日相逢喜有馀,对谈胜读十年书。

欢声已溢枌榆社,和气还蒸蓬荜居。

敢道高标攀靖节,或疑胜致到华胥。

愿言莫惜留连醉,看我东皋带雨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和鲍昌朝湖上二首(其二)

一片湖光净见沙,晚来閒上钓鳊槎。

山横平野堆寒玉,水绕孤城绾卧蛇。

遥认茶烟知禁苑,忽闻机杼得人家。

夕阳归路西风急,笑倩旁人整帽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和鲍昌朝湖上二首(其一)

青山叠叠起汀沙,幽鸟惊人噪古槎。

竹叶受风枞甲刃,松膏流地蛰龟蛇。

爱閒正喜逢僧话,乘兴何妨到酒家。

饮罢相携磨石壁,淋漓醉墨半攲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