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读邺侯传书后》由清代诗人张思耀所作,通过描绘自然山水与隐逸生活的情景,表达了对古代高士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白石清溪尽自然”,以“白石”和“清溪”为意象,营造出一种纯净、宁静的自然环境,暗示了诗人内心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尽自然”三字则强调了这种美是自然而然存在的,无需人为雕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次句“悠游杖履便成仙”,进一步描绘了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自由自在地行走、游玩的场景,仿佛能与仙人共舞于天地之间。这里的“杖履”不仅指代行走在山间的小径,也暗含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味,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尘世束缚、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
第三句“出山已作归山计”,意味着诗人已经从世俗的生活中走出,开始规划回归自然、隐居山林的生活。这不仅是对古代高士生活方式的向往,也是对自己内心深处对宁静、简单生活的追求的一种体现。
最后一句“似较留侯着更先”,将诗人自己的行为与汉初名臣张良(留侯)相比,暗示自己在追求隐逸生活方面可能比张良还要早一步。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古代高士的敬仰之情,也流露出一种自我超越的自信与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古代高士精神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