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国太夫人慕容氏挽词二首(其二)

早暮窥游识,曾饕截发餐。

升堂乖宿约,禊洛罢荣观。

女史新彤管,宗臣泣素冠。

哀荣谁可拟,嘉祐富之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清晨傍晚都观察游玩,曾经以截取发丝为食。
违背了原有的约定,洛阳的聚会也结束了荣耀的场面。
女史们手持新红的笔管,宗臣们悲伤地哭泣着摘下白帽。
这哀荣谁能相比?只有像嘉祐那样富有才可比拟韩姓之人。

注释

早暮:清晨和傍晚。
窥游:观察游玩。
识:了解。
曾:曾经。
饕:贪食。
截发餐:以截取发丝为食。
升堂:进入厅堂。
乖:违背。
宿约:原有的约定。
禊洛:洛阳的集会。
罢:结束。
荣观:荣耀的场面。
女史:古代官职,负责记录。
新彤管:新红的笔管,象征文书工作。
宗臣:重要的官员。
泣素冠:哭泣着摘下白帽,表示哀悼。
哀荣:悲哀与荣耀。
谁可拟:谁能相比。
嘉祐:美好的年号或人名。
富:富有。
韩:姓氏,这里可能暗指某位富有的韩姓人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为信国太夫人慕容氏所作的挽词第二首,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悼和对其生前事迹的追忆。首句“早暮窥游识”描绘了慕容氏一生的关注与陪伴,无论早晚都陪伴在游历中,显示出她的贤良淑德。次句“曾饕截发餐”则通过夸张的手法,暗示了她对家庭的无私付出,可能是指在艰难时期甚至以断发为食来支持家人。

“升堂乖宿约”表达了对未能遵守原先约定的遗憾,可能是指未能在慕容氏生前尽孝或共度更多时光。接下来,“禊洛罢荣观”暗指她放弃了世俗的繁华,选择了清静的生活方式,这与“荣观”(显赫的官位或名利场)形成对比。

“女史新彤管”借女史持笔的形象,赞美慕容氏的才情和文采,而“宗臣泣素冠”则描绘了宗族成员因她的离世而悲痛,素冠象征哀悼之情。最后两句“哀荣谁可拟,嘉祐富之韩”是对慕容氏一生哀荣的高度评价,将她的美德比作古代贤人韩非子,赞美她在世时的荣耀和身后得到的尊敬。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慕容氏生活点滴的回忆和对她品德的赞美,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敬仰。

收录诗词(887)

周必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 字:子充
  • 生卒年: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信国太夫人慕容氏挽词二首(其一)

门地荣听履,夫家世梦松。

初终无一欠,富贵有三从。

疾愈龙宫药,恩加象服封。

乘鸾期忽至,谈笑返仙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前岁冬至与胡邦衡小语端诚殿下道值夏旧事今年邦衡举易纬六日七分之说辄用子美五更三点为对后数日得刘文潜运使书记去年馆中团拜人今作八处感叹成诗

青城小语庆新阳,共向红云拜玉皇。

六日七分惊岁月,五更三点忆班行。

属车谁从黄麾仗,钓艇还飞白羽觞。

犹胜去年三馆客,十人八处耿相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宣州蔡子平尚书淑人居氏挽词二首(其二)

鹓缀闻相藻,鸰原忝附葭。

至今思并舍,晚岁拟通家。

只道身长健,那知生有涯。

挽讴无好语,聊杂垄头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宣州蔡子平尚书淑人居氏挽词二首(其一)

八座夫人贵,三刀刺史荣。

共深偕老庆,忽寄悼亡声。

寂寞闺门政,凄凉儿女情。

亲交犹雪涕,况乃谢宣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