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庚申中秋成都作

江心一枕乌尤雨,中秋去年萧寺。

佛火寒星,渔灯古汊,绿透仙陀山水。离堆如此。

揽万古江声,三峨云气。

似醉金焦,白银盘里一螺翠。

潇潇今夜又雨,锦城无月坐,空守双桂。

白棓芟刀,红旗露布,妙演咸通年事。年光梦里。

盼雁外新装,黄花归骑。放棹嘉州,法铙天半起。

形式:

鉴赏

这首《齐天乐·庚申中秋成都作》是清代末期诗人赵熙的作品,描绘了他在中秋之夜在成都江边的独特感受。开篇“江心一枕乌尤雨”以江中雨滴敲打心弦的形象,营造出孤寂而诗意的氛围。接着,“中秋去年萧寺”回忆去年中秋在寂静的寺庙中度过的情景,流露出淡淡的怀旧之情。

“佛火寒星,渔灯古汊,绿透仙陀山水”通过描绘佛寺灯火、寒星和古老的水湾,展现出夜晚的宁静与神秘,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叹。“离堆如此”引出历史遗迹,诗人感慨时间的流转与江山的永恒。“揽万古江声,三峨云气”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时空交织的意象,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似醉金焦,白银盘里一螺翠”运用比喻,将山峰比作翠螺,置于如银盘般的江面,形象地描绘出月夜下的山川之美。“潇潇今夜又雨”承上启下,今昔对比,诗人的情绪似乎因雨声而更显落寞。“锦城无月坐,空守双桂”表达了对月圆人未圆的遗憾,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白棓芟刀,红旗露布,妙演咸通年事”借历史典故,暗示时光荏苒,历史变迁,同时也寓含着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年光梦里”表达诗人对岁月如梦的感慨,“雁外新装,黄花归骑”则寄托了对远方亲友的期盼和对归乡的渴望。

最后,“放棹嘉州,法铙天半起”以想象中的舟行嘉州,伴随着法鼓声响起,为全词画上一个壮丽的尾声,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充分体现了赵熙的才情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574)

赵熙(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酹月.庚申九月十三,方鹤叟、邓约园、林山公、邓休庵、胡玉叔、龚慧修、唐仲威、龚向农、李季讷招同宋问琴、向伋公,泛舟百花潭,憩二仙庵,归饮唐氏桐花馆。越日,问琴、约园、鹤叟以诗词见寿,遂依西麓此调纪胜,因录质政

浣花秋声,载一潭诗思,碧玉壶中。

绿合水天凉一色,泊船仙梵花宫。

蟹堠吟香,鸥边泛棹,江阁树葱葱。

秦淮缩本,鱼天莲叶西东。

佳节又过重阳,明年此会,耆旧可重逢。

得意万鸦盘阵黑,乱霞残日城红。

大劫昆明,孤生皇览,人老菊花风。

一椽归去,月明吹笛青峰。

形式:

忆旧游.渔村图

认横滩老树,晒网谁家,人影沙汀。

破笠圆于盖,便维舟细竹,载酒双瓶。

近邻到即围坐,红蓼富春亭。

叹断鳄旋翻,捞虾渐险,举世潮生。西泠。

过桥去,问洞口桃花,何计重经。

忍数湖天事,尽严陵知旧,无限飘零。

上官自写清代,鸥影一帆星。

剩小幅风流,江云自白山自青。

形式:

风入松.草堂留别

江梅新扮小红看。指日趁花还。

明知归亦无家住,号司空、且占三官。

一担将书作伴,半头向岸牵船。算来冬至去三天。

梦里汉嘉山。何年再似今朝醉,望桤林、不尽凭栏。

风雪离人头白,尊前一步阳关。

形式:

南浦.别江楼送者诸君子

花外小红楼,古今来、堆得离愁多少。

唐代辘轳声,吟香地、元九韦皋曾到。

枇杷翠晚,玉人魂断生秋草。

留与阳关三弄笛,楼下绿波双棹。

元戎小队郊坰,置行厨、丛桂香中更好。

转柁秀山光,平羌上,换尽年年怀抱。壶天尚早。

大旗落日红霞照。

燕子生涯如客样,一醉一番人老。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