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西山游鼓山一首

先生廊庙姿,非直藩翰才。

南州彩旗留,北阙丹诏催。

重臣方暑行,停骖小裴回。

客中载枚邹,物外寻宗雷。

遂穷天海观,一豁风云怀。

眷言此灵山,自判宇宙来。

登临几朱轮,灭没随飞埃。

堂堂蔡与赵,继者其谁哉。

共惟勋业侔,况乃名节偕。

伊余忝载笔,适值祖帐开。

虽陪叔子游,独抱湛辈哀。

饯诗堪覆瓿,不敢镌苍崖。

形式: 古风

翻译

先生具有庙堂之才,非仅是辅佐之臣。
他在南州受到挽留,北宫的丹书诏令催促他启程。
重臣在盛夏出行,稍作停留,裴回不前。
他在旅途上如枚乘、邹阳般寻求外界的宗师。
于是遍览天地海景,胸襟开阔,风云情怀得以舒展。
我深深眷恋这神圣的山川,它自古以来就是宇宙的一部分。
登临此地多次,目睹无数车轮尘埃淹没。
蔡、赵那样的豪杰,后继者何在呢?
共同仰望他们的功业,更何况他们的名誉节操。
我有幸执笔,恰逢祖帐宴集。
虽然陪同叔子游乐,内心却独自为湛辈的离别而哀伤。
送别的诗篇足以装满瓦罐,我不敢刻于青石崖壁。

注释

廊庙姿:庙堂之才,指有治国之才。
藩翰才:辅佐之才,比喻辅佐帝王的臣子。
南州:南方州郡。
北阙:皇宫北门,代指朝廷。
裴回:犹豫不决,此处形容稍作停留。
枚邹:汉代文人枚乘、邹阳,以才学著称。
天海观:广阔的天地景色。
眷言:深情地怀念。
灵山:神圣的山,可能指诗人所在地。
朱轮:古代高官所乘的红色车轮。
蔡与赵:蔡邕、赵壹,均为东汉著名文人。
勋业侔:功绩相当。
祖帐:古代出征或送别时设的帷帐。
叔子:指古人,此处可能是诗人朋友。
湛辈:指诗人朋友中的某位,姓湛的人。
覆瓿:装不满的瓦罐,比喻作品数量多。
镌苍崖:刻在青石崖壁上,形容留下永久的痕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宴会的盛况,主人公以其才华和地位受到尊敬。南州的彩旗飘扬,北阙的丹诏催促,显示出一种官方的庄重与紧迫感。"重臣方暑行"一句,则表明高官在炎热的夏季进行某种活动,而"停骖小裴回"则描绘了马车停止,侍从们小心翼翼地侍立的场景,展示了一种严肃而郑重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出一种隆重而又紧张的礼仪场面。

接着,诗人的视线转向远方,"客中载枚邹,物外寻宗雷"一句,似乎是在追忆古代的贤士,寻找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寄托。然后是"遂穷天海观,一豁风云怀",诗人仿佛达到了心灵的某种豁然开朗,感受到了宇宙间的和谐与统一。

在接下来的部分,诗人提到"眷言此灵山,自判宇宙来",似乎是在表达对某个神圣之地的赞美,或者是对自己心中所仰望的精神世界的肯定。随后是"登临几朱轮,灭没随飞埃",这里的意象可能指的是诗人在精神或艺术上的追求与超越。

最后几句"堂堂蔡与赵,继者其谁哉。共惟勋业侔,况乃名节偕",则是对古代贤士蔡邕、赵晔的赞誉,以及对于后来者能否继承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境界的质疑。诗人通过这些提问,表达了自己对于传统文化与个人德行的重视。

整首诗语言华丽,意象丰富,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深度,是一篇充满哲理思考和对美好事物追求的作品。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寄汤季庸侍郎

粤从紫气度函关,更十年中几赐环。

一叶身轻归去勇,六丁力尽挽来难。

高情常寄纷华外,晚节全观出处间。

别后有书无寄处,聊凭小阮问平安。

形式: 七言律诗

寄衣曲

征夫去时著纻葛,征夫未回天雨雪。

夜呵刀尺制寒衣,儿小却倩人封题。

上有泪痕不教洗,征夫见时认针指。

殷勤著向边城里,莫遣寒风吹腠理。

江南江北一水间,古人万里戍玉关。

形式: 古风

寄陈澈计议二首(其二)

匹马单鎗去复还,天生此士济时艰。

如何方奏淮夷雅,又遣行歌蜀道难。

兜刺史谁修废庙,汉将军尚有荒坛。

会当露布西陲捷,师拥斋旄客换班。

形式: 七言律诗

寄陈澈计议二首(其一)

十载三边惯辙环,来得书得报平安。

谓宜图画凌烟上,犹自翱游陇蜀间。

画策功多宁论赏,封侯事在且加餐。

传闻玉帐先禽辟,定有新铭刻剑关。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