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陶安所作的《霜露》,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怀念。首句“霜露应时降”描绘了秋季的景象,暗示岁月如霜露般悄然降临,触动了诗人心中的愁绪。"年年生客愁"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愁苦的持久性,仿佛每年的霜露都在加重这份离愁。
"长怀旧茔域,不得省松楸"写出了诗人对故去亲人的思念,无法亲自祭扫陵墓,只能在心中怀念他们。“落日青山远,凄风老涕流”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人的眼泪随着凄冷的秋风而流,显示出内心的悲痛。
最后两句“萦心皆国事,无暇为身谋”,诗人将个人的哀愁置于国家大事之下,表现出他的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即使身处困境,也无暇顾及个人的忧虑。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陶安作为明朝文人士大夫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