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起即事三首(其一)

雨意云垂白,榴青花欲燃。

残春静散地,飞鸟夕阳天。

道羡尘机灭,幽称树里眠。

风光共流换,何处问安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晚春景象。首句“雨意云垂白”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前云层低垂的情景,给人一种即将下雨的预感。“榴青花欲燃”则通过榴花的颜色和状态,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仿佛花朵就要燃烧起来一般,充满了生命力。

接下来,“残春静散地,飞鸟夕阳天”两句,将视角转向广阔的天地间,残春的寂静与飞鸟在夕阳映照下的画面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道羡尘机灭,幽称树里眠”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世喧嚣、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这里的“道羡”不仅是对道家思想的认同,也是对内心世界纯净、无欲无求状态的渴望。“幽称树里眠”则具体描绘了在树荫下休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生活场景。

最后,“风光共流换,何处问安禅”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即自然界的更迭与人生的流转是不可抗拒的规律,而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则是永恒的追求。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感慨,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收录诗词(356)

林大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卧起即事三首(其二)

云光互明灭,燕雀暂飞沉。

风景每如此,潇骚乐在今。

试索花间卧,羞从泽畔吟。

尘机兹已矣,空有紫霞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卧起即事三首(其三)

饭草心犹乐,云眠道益安。

烟花从节换,风雨恣春残。

杜甫惭真隐,陶潜已挂冠。

他时论出处,江海意漫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閒门

閒门芳草寂,坐令青春深。

考索非吾事,栖迟聊独吟。

松风吹带袖,山月净悠襟。

于兹谢烦力,永得静者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予楼诸山环立时寄栖迟愿言攸居谩成四韵四首(其一)

桑莆名自昔,苍翠复若兹。

高峰拂天汉,秀色并吾居。

窗开青嶂入,帘捲白云滋。

更有烟霞想,冥然定尔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