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捕鱼图诗

渔翁独爱清江水,孤棹横斜烟雨里。

一声欸乃隔江闻,举网得鱼满筐美。

老妻报到茅柴香,烹鱼篘酒邀客尝。

酒酣睡熟唤不醒,满江风露天茫茫。

画工曾向江头见,几度临流深叹羡。

归来拈笔写半幅,画耶景耶皆莫辨。

客从何处得此图,壁间彷佛成江湖。

应知濠濮不在远,庄生乃是天之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清江捕鱼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渔翁的生活场景和情感世界。诗中以“渔翁独爱清江水”开篇,点明了主题,随后通过“孤棹横斜烟雨里”一句,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画面,渔翁在烟雨蒙蒙的江面上独自垂钓,孤独而又自在。接着,“一声欸乃隔江闻,举网得鱼满筐美”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渔翁捕鱼的瞬间,不仅表现了渔翁的勤劳与收获的喜悦,也暗示了生活的艰辛与希望。

“老妻报到茅柴香,烹鱼篘酒邀客尝”则转而描绘了渔翁归家后与家人共享美食的温馨画面,体现了渔翁对家庭的眷恋和生活的满足感。接下来,“酒酣睡熟唤不醒,满江风露天茫茫”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渔翁生活的闲适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也暗示了渔翁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画工曾向江头见,几度临流深叹羡”表达了诗人对渔翁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而“归来拈笔写半幅,画耶景耶皆莫辨”则表明了诗人试图捕捉这份美好,但又难以完全表达的复杂心情。最后一句“客从何处得此图,壁间彷佛成江湖”则引出了对这幅图的来源和意义的思考,暗示了诗人对渔翁生活状态的深刻理解和共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清江捕鱼图的美丽景象,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活的真谛以及艺术创作的挑战,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97)

蒋冕(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四皓对奕图

商山山上多紫芝,长年采撷疗我饥。

白云深处且高卧,醒来还对石上棋。

戋戋束帛来何所,笑向长安揖高祖。

储皇不易汉鼎安,竹帛芳名照千古。

拂衣归去旧岩扃,飞鸿天外仍冥冥。

松桂清阴今在否,世人谁解入丹青。

形式: 古风

送项德懋丞长洲专管水利

故人别我长洲去,离觞已尽仍延伫。

欲别不别难为情,歧路萧萧班马鸣。

矮屋长材君莫怨,锥处囊中末随见。

一官到处可哦松,何况长洲天下雄。

君是深翁门下士,经术自优文史事。

不见苏湖治事斋,兵农元与水利偕。

单锷奇谋知满腹,安得东坡无荐牍。

何时推毂早重来,与君还对燕山杯。

形式: 古风

击梧桐树

梧桐春暖新枝长,君王击树欢相赏。

海棠睡起带馀酲,举杯共醉沈香亭。

谁知祸起衾裯侧,锦绷小儿是强敌。

渔阳羯鼓响如雷,一朝乐地成蒿莱。

曲江已去宁复得,始信胡雏能覆国。

可怜罗袜埋香尘,乌啼花落增酸辛。

乃知世事不长好,欢笑能令作烦恼。

翠华万里重归来,马嵬山下空悲哀。

形式: 古风

西溪渔乐

溪水清可爱,溪鱼肥可煮。

纵教烟雨湿蓑衣,不得溪鱼不归去。

得鱼换酒亦不恶,世间谁似渔家乐。

收纶举盏坐溪头,细数波间几点鸥。

漫道溪鸥閒似我,我閒又乐閒较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