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枝牡丹

垂萝引蔓结绸缪,小作花王附玉楼。

不羡人前比飞燕,却来河畔会牵牛。

缠绵意向双行起,宛转歌成四月愁。

姚魏名家零落尽,残脂断粉擅风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缠枝牡丹》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以缠枝牡丹为题,描绘了牡丹的形态与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垂萝引蔓结绸缪”,以垂下的藤蔓比喻缠绕的牡丹枝条,形象地描绘出牡丹枝叶繁茂、相互交织的景象。接着,“小作花王附玉楼”一句,将牡丹比拟为花中之王,附着于琼楼之上,既突出了牡丹的高贵地位,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不羡人前比飞燕,却来河畔会牵牛”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牡丹不同于其他花卉的个性。牡丹不追求在人前与轻盈的飞燕相比,而是选择与河边的牵牛花相会,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和谐的境界。

“缠绵意向双行起,宛转歌成四月愁”则进一步描绘了牡丹的情感世界。缠绵的意向如同情感的双行文字,缓缓流淌;而宛转的歌声,则在四月的季节里,蕴含着淡淡的忧愁,表现了牡丹在春日里的细腻情感体验。

最后,“姚魏名家零落尽,残脂断粉擅风流”两句,借牡丹与古代著名牡丹画家姚黄、魏紫的联系,表达了对牡丹艺术价值的肯定。同时,也暗示了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曾经辉煌的艺术家们已经凋零,唯有牡丹的残脂断粉依然风流,寓意着即使在衰败之中,牡丹仍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生命力。

整首诗通过对缠枝牡丹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牡丹的外在美,更深入挖掘了其内在的情感世界,以及与历史、文化的关联,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3517)

彭孙贻(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 称谓:管葛山人
  • 字:仲谋/羿仁
  • 号:茗斋
  •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 生卒年:1615~1673年

相关古诗词

玉攒梅

含章妆样几回新,雕琢宜从老斲轮。

镂月曾经采玄圃,筑脂应不倩花神。

握瑜怀瑾攒相抱,碎璧零玑缀似真。

却笑陇头吹易落,玲珑欲寄弄珠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铁线莲

蕤宾为蒂锻为胎,百鍊芙蕖火宅来。

似逐旌阳仙树发,轻浮海港铁莲开。

白毫叶叶光生座,素步盈盈迹印苔。

采得若邪春一线,干将抱蕊棹歌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老少年

衰飒西风媚眼前,空亭犹自弄婵娟。

初誇素女颜能驻,争道麻姑色转妍。

红叶旧题无限恨,白头新怨有人怜。

徐娘莫与重相见,拚得多情误少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秋色

叶叶风前绚陆离,得霜弄色故争奇。

红骄枫坂馀霞在,艳夺花丛宿蝶疑。

藉草欲披隋苑锦,临流似映御沟诗。

新篇愧学颜光禄,错綵偏来命笔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