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有作

红霞映朱栏,白云隐青山。

尘中人不到,双鹤舞柴关。

瑶琴一曲诗数篇,山童煮茗炉无烟。

为思尘世去游乐,一别洞天今几年。

湘江江上月初白,湘浦浦边风色清。

断肠声咽玉笛碎,愁杀霜堤多少情。

人生总浮云,仙家依旧春,归去来兮乐吾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超凡脱俗的山水田园生活图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尘世游乐和仙家春色的怀念与向往。开篇“红霞映朱栏,白云隐青山”两句,以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一派仙境般的宁静美丽,朱栏青山皆被神奇的光影所笼罩。

接下来的“尘中人不到,双鹤舞柴关”则更深入地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孤独与自在。尘世间的人们无法到达这片净土,只有双鹤能在柴门前自由翱翔,展现了诗人对高洁生活的向往。

“瑶琴一曲诗数篇”表明诗人在山中以瑶琴为伴,以诗书为友,过着一种文艺自赏的生活。这里的“一曲”和“数篇”都暗示了一种从容不迫的心境。而“山童煮茗炉无烟”则是对这种宁静生活的一种写实,更增添了几分超然脱俗的意味。

“为思尘世去游乐,一别洞天今几年”两句,诗人开始回忆起过去与尘世间的往事。这里的“一别”表达了一种不舍,但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超脱。而“洞天”则是对仙境的一种称呼,显示了诗人对仙界生活的深刻向往。

以下两句“湘江江上月初白,湘浦浦边风色清”,景物描写与前文相呼应,再次强化了那份超脱尘世、追求自然之美的心境。这里的“初白”和“清”字,更是增添了一种诗意画意。

接下来的“断肠声咽玉笛碎,愁杀霜堤多少情”则是对这种生活的一种抒情。玉笛之声,虽然美妙,却也带来了无尽的哀愁。而“霜堤”一词,更增加了一份秋意萧瑟,使人感到一种深沉的情感。

最后,“人生总浮云,仙家依旧春,归去来兮乐吾真”则是诗人的一种自我安慰。面对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幻,诗人选择了超脱尘世,归向心中的那片永恒之地——仙家,而那里总是充满着春意与欢乐。

这首诗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描绘,以及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灵状态。

收录诗词(210)

张继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道正,“翛然子”。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天师、、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 字:嘉闻
  • 号:翛然子
  • 籍贯:林灵素真
  • 生卒年:1092-1127

相关古诗词

寄林太守

长生门户谁不爱,只要自己下功大。

九宫台上黄芽生,白玉池边蟠桃在。

撞动天关鬼神伏,拨转地轴阴魔败。

河车搬上九重天,日月鍊成金世界。

形式: 古风

虚空歌

虚空荡荡无边岸,日月东西互宾饯。

东宾西饯几时休,生死场中如掣电。

本来真性同虚空,光明朗耀无昏蒙。

偶因一念落形体,为他生死迷西东。

堪叹世人全不觉,死即哀兮生即乐。

不知生是死根由,只喜东升怕西落。

东升西落理当然,休将情识相牵缠。

不信但看日与月,朝昏上下常周天。

生非来兮死非去,无有相因随所寓。

六道轮回浪著忙,真人止在虚空住。

真人住处无室庐,邻风伴月同清虚。

莫谓灵光只些子,包罗法界无遗馀。

法界包罗大无外,密入纤尘小无内。

饥寒灾祸不能加,物物头头归主宰。

一堆尘土百年形,如舟泛水凭人行。

忽朝舟坏人登岸,枯木无主从沉倾。

莫腐莫回顾,万水千江几番渡。

这回到岸好焚舟,不须更说波涛苦。

有缘舟居不居舟,终不虞昨夜风雷撼山岳。

虚空不动常如如,识得真空方不昧,古往今来镇长在。

掀翻世界露全身,尽度众生超苦海。

真空消息非顽空,纵横变化无终穷。

听我一歌空里曲,铁蛇飞上昆崙峰。

形式: 古风

野轩歌

四海鲸鱼不足钓,纵使上钩吾不要。

三岛神仙不足誇,长生不死数如麻。

惊人名誉不足恃,万古英雄一场戏。

些些富贵不足欣,何如野轩卧闲云。

洞然劫火纤芥尽,此时睡著都不闻。

野轩野轩在何处,宇宙茫茫无入路。

十千仙子浪中潜,百万抟鹏地底度。

此一轩,实奇特,神不知,鬼不测。

东彻西,南彻北,中心一窍尘沙国。

尘沙国界有微尘,一一微尘一真人。

一一真人一真源,威仪队仗数亦然。

时人若见野轩叟,正眼一觑皆奔走。

呵呵呵,千古万古野轩歌。

形式: 古风

靖通庵歌

吾结草庵山之中,旁人笑我名靖通。

都来方寸闲田地,大包世界同虚空。

我庵非通亦非靖,玲珑八面无形影。

盈虚消息任天机,庵内主人都不省。

有时风雪三冬天,山前尽日无人烟。

顽空墨黑昼如夜,庵中光耀长周圆。

有时风雷平地起,山沉江涌流云气。

龙吟虎啸万形喧,庵内情缘无止起。

环庵松竹连天青,冬不悴兮春不荣。

人来谩笑庵居苦,彻骨贫来彻骨清。

清贫生理十分好,翻忆朱门多饿殍。

君能认得自家珠,终身岂羡他人宝。

庵似身兮主似心,欲明庵主须参寻。

驴胎马腹河沙梦,那知铁矿藏精金。

高著眼睛速下手,只今觅取无中有。

言穷理绝妄缘空,无毛狮子撩天吼。

庵前大厦皆蘧庐,知音有几同庵居。

若非捩断县崖手,谁解伊边认得渠。

闲中有乐无人识,静处工夫闲里得。

自然妙用自然真,向上神仙皆此出。

浮手短景甚悠悠,一切庵坏便须休。

溥劝吾门诸学者,不昧此庵须早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