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贡师泰的《和胡士恭滦阳纳钵即事韵五首(其三)》描绘了一幅边塞之地的生动画面。诗中以荞麦花深、野韭肥美、乌桓城下的寥落行人、健儿掘地得黄鼠、日暮时分齐声归家的情景,展现了边疆生活的独特风貌。
首句“荞麦花深野韭肥”,以荞麦花的繁茂和野韭的丰盛,渲染出边塞之地的自然景观,暗示着这片土地虽远离繁华,却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接着,“乌桓城下客行稀”一句,通过“客行稀”的描述,点明了边塞之地的荒凉与人烟稀少,同时也为后文的活动场景提供了背景。
“健儿掘地得黄鼠”这一句,将焦点转向了边塞生活中的一个具体事件——健儿在挖掘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一只黄鼠。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也反映了边塞地区的生活状态和人们的生活智慧。最后,“日暮骑羊齐唱归”描绘了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随着日落,健儿们骑着羊群一同返回,歌声在空中回荡,展现出边塞人民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保持着乐观与团结的精神面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塞生活的真实与独特,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边疆人民生活状态的深刻描绘,体现了诗人对边塞文化的深入理解和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