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石田追仿黄大痴长卷为林御史舜举题

大痴道人顾长康,平生痴绝仍画绝。

长卷当年我亦观,大略犹能为人说。

山川历历百里开,仿佛扁舟适吴越。

平林曲岸客共游,复嶂重湖天所设。

渔工樵子互出没,定有高人在岩穴。

墨沈淋漓拾未能,信得画家山水诀。

为人说此亦徒然,把笔安能指下传。

对本临模未为苦,运思想象谁能专。

晴窗设色手自改,输与吾乡沈石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吴宽的诗,是对黄大痴(顾长康)山水画作的赞叹和模仿之作。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黄大痴画卷中的景象,如山川连绵、百里开阔,仿佛置身于扁舟之中游历吴越之地。画面中,平林曲岸、重湖复嶂,渔夫樵子隐现,暗示着高人隐士的存在,令人向往。

诗人感慨,虽然自己能描述画作的大致风貌,但要真正领悟并传递黄大痴的绘画精髓,却非易事。他提到临摹原作固然不易,而要像黄大痴那样深入思考、形象生动地表现,更是难上加难。最后,他自谦地表示,即使亲手修改,也比不上黄大痴的原创,甚至不如家乡的沈石田在绘画上的造诣。

整首诗通过对黄大痴画作的赞美和自我反思,展现了对艺术创作的敬仰和追求,以及对技艺传承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271)

吴宽(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许道宁秋山暮霭图

远山近山翠浪倾,爱此万叠秋初晴。

已多浮云岩下宿,只有暮霭空中生。

草树纷纷纵复横,风回落叶填涧坑。

哀猿啼处日将暝,谷口不见樵夫行。

重洲复渚望不极,渔舟独出沙鸥惊。

三山二水昔人句,仿佛当时登石城。

何如攒蹙寻丈里,一目千里当前呈。

画家意匠劳经营,墨气浓淡皆有情。

平生见此真有几,不负长安许道宁。

残山岂合推马远,寒林亦宜矜李成。

世间神品吾所遇,沈老旧藏高克明。

二图作配实相称,品格岂待宣和评。呜呼!

人言名画真是名,一笑顿觉千金轻。

形式: 古风

恭题宣庙画所翁画龙图

黑云作雨初收脚,似有飞龙露头角。

恍然拈笔欲写之,目眩金鳞仍走却。

所翁好龙非好真,真龙自为龙传神。

小臣稽首不敢视,龙去鼎湖经几春。

形式: 古风

题赤壁图

江流东绕千尺堤,山鹘上结危巢栖。

游人夜半放舟过,举酒试说曹征西。

征西当年下江浒,八十万军尽貔虎。

眼中见惯刘琮徒,吴蜀区区何足数。

舳舻相衔千里连,气吞孙刘欲冲天。

岂知策士已旁笑,笑彼远来非万全。

长江之险人能共,不独阿瞒兵可弄。

东吴会猎尺书驰,权也难将首亲送。

帐底拔刀军令行,如此奸雄安足惊。

周瑜早已借前箸,黄盖何曾论五兵。

五兵争如一炬火,北军败走南军坐。

纷纷燥荻与枯柴,乘取便风才卜舸。

波涛起立半天红,强橹灰飞一夕空。

平生亲手注《孙子》,未信水军能火攻。

谁云此行才足耻,更闻裹疮归淯水。

玄武池头计已疏,铜爵高台坟上起。

当今四海为一家,三国争雄真可嗟。

尚想纶巾巡垒堞,犹将折戟洗泥沙。

武昌夏口东西路,画史分明入毫素。

空余赤壁付游人,赢得坡仙作词赋。

形式: 古风

春溪聚禽图

春溪远发春山中,一夜好雨溪流通。

绿波泛涨渺无际,但见桃花千树红。

鸳鸯鸂鶒何容与,散乱中流锦为羽。

仓庚独似避游人,去踏花枝落红雨。

草深哺子芳洲晴,叶暗仍闻求友声。

展图便有会心处,放棹欲作春溪行。

玄裳缟衣彼何者,为恋高松倚平野。

莫论鸿鹄志安知,名字俱标在《埤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