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孙传庭所作,名为《庞雪涛至署中留酌(其二)》。全诗以“中原寥落总消魂”开篇,描绘出一种苍凉而悲壮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与忧虑。接着,“慷慨犹怜我辈存”一句,流露出诗人对同僚的深切关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
“旧有奇文倾海舶,今皈禅思叩风幡”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过去流传的奇文比作倾覆海船的力量,而今则转向了禅思,仿佛在风幡的摇曳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指引。这种转变反映了诗人内心从激昂到沉静的变化过程。
“深谈六月炎蒸失,尽醉三更意态翻”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深夜畅谈的情景,夏日的炎热似乎在深谈中消散,而三更时分的醉意则让人心情翻涌,情感更加丰富。这不仅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多变。
最后,“不道梁园俱是客,十年难得此宵论”表达了诗人对相聚不易的感慨。梁园,古代文人聚会的地方,此处借指诗人与友人的聚会。十年难得此宵论,意味着这样的相聚机会十分难得,表达了诗人对这次聚会的珍视与感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对朋友、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独特感悟,具有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历史沧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