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持节朔庭自燕山向北部落以三分为率南人居其二闻南使过骈肩引颈气哽不得语但泣数行下或以慨叹仆每为挥涕惮见也因作出入塞纪其事用示有志节悯国难者云.入塞

妾在靖康初,胡尘蒙京师。

城陷撞军入,掠去随胡儿。

忽闻南使过,羞顶羖羊皮。

立向最高处,图见汉官仪。

数日望回骑,荐致临风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我在靖康初年,京城遭受胡尘侵扰。
城池失陷后,敌军闯入,我被抢掠,成了胡人的俘虏。
忽然听说南方使者路过,我羞于以羖羊皮为帽,表示低贱。
我站在最高的地方,希望能看到汉朝官员的威仪。
日复一日期盼使者归来,风吹过时,我更加悲伤地想念故乡。

注释

靖康:北宋末年。
胡尘:指金兵入侵。
京师:京城,这里指北宋首都东京。
撞军:乱军。
南使:来自南方的使者。
羖羊皮: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帽子,象征低贱。
汉官仪:汉朝的官僚制度和礼仪,代指中原文化。
回骑:返回的骑兵,指使者。
荐致:期盼,盼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北宋靖康之乱中的遭遇和她对故国的深深思念。诗的开头四句,通过“靖康初”、“胡尘蒙京师”等词,展现了战乱的残酷,女子被掳掠至异域的悲惨情景。当听说南方使者到来时,她羞于顶着俘虏的身份,希望能借此机会看到汉家的仪仗,表达对旧日生活的向往。

“立向最高处,图见汉官仪”这两句,形象地刻画了女子翘首期盼的心情,她渴望通过视觉上的慰藉来维系对故乡的记忆。然而,“数日望回骑,荐致临风悲”,期待落空后的失望和悲伤,使得情感更加深沉。

接下来的诗篇转向了诗人曹勋自己的经历,他作为使者出使北方,目睹同胞们的苦难,内心充满感慨,只能默默流泪,不敢多言。他以此诗记录这段入塞的经历,以激励那些有志节、忧国难的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女子的个人悲剧,也有曹勋的家国情怀,展现了宋室南渡后人们对于故土的深深怀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八音谐.赏荷花,以八曲声合成,故名

芳景到横塘,官柳阴低覆,新过疏雨。

望处藕花密,映烟汀沙渚。

波静翠展琉璃,似伫立、飘飘川上女。

弄晓色,正鲜妆照影,幽香潜度。

水阁薰风对万姝,共泛泛红绿,闹花深处。

移棹采初开,嗅金缨留取。

趁时凝赏池边,预后约、淡云低护。

未饮且凭阑,更待满、荷珠露。

形式: 词牌: 八音谐

十六贤.闲暇

拱皇图,御宝历,上圣垂衣。旰食亲万机。海宇熙熙。

登寿域,瑞霞彩云常捧日。花阴麦垄四民齐。

宫卫仗肃,阆苑瑶池。台殿倚晴晖。当盛际。风俗美。

寻胜事。人物总游嬉。

太平何处,知不摇征旗摇酒旗。四方感格臻上瑞。

官家闲暇宴芳菲。千万岁。嘉会明盛时。

形式:

千秋岁

洞房秀韵,结绮临春后。都压尽,名花柳。

锦堂笼翡翠,璨枕同清昼。

谁似得,佳时占断长欢偶。我昔闻名久。

欲见成消瘦。寻不遇,空回首。

征途难驻马,坐想冰姿秀。

凭寄语,南归更趁酴醾酒。

形式: 词牌: 千秋岁

大椿.太母庆七十

梅拥繁枝,香飘翠帘,钧奏严陈华宴。

诚孝感南极,老人星垂眷。

东朝功崇庆远,享五福、长乐金殿。

兹时寿协七旬,庆古今来稀见。

慈颜绿发看更新,玉色粹温,体力加健。

导引冲和气,觉春生酒面。

龙章亲献龟台祝,与中宫、同诚欢忭。

亿万斯年,当蓬莱、海波清浅。

形式: 词牌: 大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