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牌儿/卓牌子.春晚

东风绿杨天,如画出、清明院宇。

玉艳淡泊,梨花带月,胭脂零落,海棠经雨。

单衣怯黄昏,人正在、珠帘笑语。

相并戏蹴秋千,共携手、同倚栏干,暗香时度。

翠窗绣户。路缭绕、潜通幽处。断魂凝伫。

嗟不似飞絮。闲闷闲愁,难消遣、此日年年意绪。

无据。奈酒醒春去。

形式: 词牌: 卓牌子

翻译

东风吹拂下的绿色杨柳,映衬着清明的庭院如同画卷一般。
梨花在月光下显得素雅,海棠经过雨水滋润更加娇艳,花瓣纷纷凋落。
穿着单衣的人们害怕黄昏的到来,他们在珠帘后欢声笑语。
他们一起荡秋千,手牵手倚靠栏杆,不时传来淡淡的香气。
翠绿的窗户和绣花的门户,小路蜿蜒通往幽深之处,令人魂牵梦绕。
唉,这情景不像飘散的柳絮,闲暇无聊的愁绪难以排解,每年此时都勾起深深的情感。
没有依托,只叹醒来时春天已逝去。

注释

东风:春风。
绿杨:绿色的柳树。
如画:像一幅画。
清明:清明节。
玉艳:洁白如玉的花朵。
淡泊:素雅。
梨花:梨花。
海棠:海棠花。
黄昏:傍晚。
珠帘:珠子装饰的窗帘。
相并:一起。
蹴:踢。
暗香:淡淡的香气。
度:飘过。
翠窗:碧绿的窗户。
绣户:绣花的门。
缭绕:弯曲环绕。
幽处:幽深的地方。
飞絮:柳絮。
闲闷:闲暇而心烦。
奈:无奈。
春去:春天离去。

鉴赏

这首词作是万俟咏的《卓牌儿·春晚》,属于宋代文学作品。从艺术风格上看,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精细的情感刻画,以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东风绿杨天,如画出、清明院宇。"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春日温暖如画的景色,绿色的柳树在东风中摇曳,带来生机与活力,而院落则显得格外清新,这是对春天美好景象的直接写照。

接着,"玉艳淡泊,梨花带月,胭脂零落,海棠经雨。" 这些句子延续了上述意境,以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将植物(如梨花、海棠)赋予人的情感,使其显得更加生动自然。

在"单衣怯黄昏,人正在、珠帘笑语。" 这两句中,诗人通过单薄的衣着和黄昏时分的心境,以及珠帘后的人们低声细语的情景,展现了一个温馨而又略带忧郁的春日傍晚。

接下来,"相并戏蹴秋千,共携手、同倚栏干,暗香时度。翠窗绣户。路缭绕、潜通幽处。断魂凝伫。嗟不似飞絮。" 这些句子通过对秋千游乐的描写,以及对细致生活情景的刻画,如同倚栏干共度美好时光,隐喻了人间美好的相聚和难以忘怀的情感。

最后,"闲闷闲愁,难消遣、此日年年意绪。无据。奈酒醒春去。" 诗人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面对转瞬即逝的春天所产生的无力感和惆怅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词作通过精美的景物描写与深沉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对于春日美好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无奈。

收录诗词(30)

万俟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北宋末南宋初词人。自号词隐、大梁词隐。籍贯与生卒年均不详。哲宗元佑时已以诗赋见称于时。据王灼《碧鸡漫志》卷2记载:“元佑时诗赋老手”。但屡试不第,于是绝意仕进,纵情歌酒。自号“大梁词隐”。徽宗政和初年,召试补官,授大晟府制撰。善工音律,能自度新声。词学柳永,存词27首

  • 字:雅言
  • 生卒年:1135

相关古诗词

明月照高楼慢.中秋应制

平分素商。四垂翠幕,斜界银潢。颢气通建章。

正烟澄练色,露洗水光。

明映波融太液,影随帘挂披香。

楼观壮丽,附霁云、耀绀碧相望。宫妆。三千从赭黄。

万年世代,一部笙簧。夜宴花漏长。

乍莺歌断续,燕舞回翔。

玉座频燃绛蜡,素娥重按霓裳。

还是共唱御制词,送御觞。

形式: 押[阳]韵

武陵春

燕子飞来花在否,微雨退、掩重门。

正满院梨花雪照人。独自个、怯黄昏。

轻风淡月总消魂。罗衣暗惹啼痕。

谩觑著、秋千腰褪裙。可㬠是、不宜春。

形式: 词牌: 武陵春

临江仙

寒甚正前三五日。风将腊雪侵寅。

彩鸡缕燕已惊春。玉梅飞上苑,金柳动天津。

□□□□□□□,□□□□□□。

□□□□□□□。春盘共饤饾,绕坐庆时新。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南歌子

梅夏暗丝雨,麦秋扇浪风。香芦结黍趁天中。

五日凄凉今古、与谁同。

形式: 词牌: 南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