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史谨的《答殷尚质次韵》表达了对高人逸士的仰慕和对超然生活的向往。首句“闻说先生事广成”,以“广成”象征道家的神仙境界,暗示了对方追求的隐逸生活。接着,“相逢犹未解尘缨”描绘了诗人与对方初次相遇,仍未摆脱世俗束缚的情景。
“平芜蔓草天涯路”形象地描绘了开阔而寂寥的自然景色,暗喻了远离尘嚣的生活道路。“流水行云物外情”进一步渲染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鸠杖待看他日赐”中的“鸠杖”是长寿的象征,诗人期待着未来的赐予,表明他对高寿和道法的追求。“鸡坛不负旧时盟”则表达了诗人对昔日约定的坚守,对道义的忠诚。
最后两句“顾余亦是瀛洲客,命落人间一羽轻”,诗人自谦为“瀛洲客”,意指自己也是追求仙道的一员,同时感叹生命在世间如羽毛般轻盈,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超脱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理想中的隐逸生活和对道义的坚守,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