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罗山甫归金坛

君不见句曲之山横已字,三峰巉岩势相似。

金庭地肺杳莫窥,上盘天文下地理。

前有大,茆君后有杨长史。

膺图受箓称上真,炼石烧丹求不死。

隐居之后琐琐尔,十赉犹存九锡风,清虚不救台城耻。

翰墨长留天地间,琅玕散落烟霞里。

古柏槯残元气裂,龙池可以洗君耳。

华阳幼仙罗山甫,早岁餐芝思脱屣。

风流远蹑二子踪,字艺之工亦其此。

三十无人是知己,黄河之清讵能俟。

前年裹足游帝京,几度悲歌饮燕市。

布衣不得谒公卿,词场唯许交徐李。

翻然更作出塞游,拟树奇功报天子。

风尘蹩躠不可留,剑气谈锋徒碨磥。

上书羞蹈终南径,垂钓空思五湖水。

只今豺虎多啖争,主持正赖周中兴。

君期岁暮探云谷,余亦秋风发广陵。

海鹄沙鸿不可羁,水远山长无尽期。

他时肯觅朱明洞,叩门一访轩辕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送罗山甫归金坛》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罗山甫的赞赏与期待。诗人以句曲山的雄奇景象开篇,象征友人的非凡气质和追求。接下来,通过赞美罗山甫的道家修养、炼丹寻仙的志向,以及他的书法艺术,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才情。

诗中提到“十赉犹存九锡风”,暗指友人虽隐居但仍保留着朝廷的恩赐,但又以“清虚不救台城耻”暗示他对官场的淡泊和对历史耻辱的反思。随后,诗人感叹罗山甫的孤独,无人理解,但也赞扬了他的风雅和对友谊的珍视,如与徐李的交往。

罗山甫渴望建功立业,但现实中的困境使他不得不离开京城,诗人对此表示遗憾,同时也寄望于友人能在岁暮时探寻隐逸之地,保持高洁之志。最后,诗人以海鹄沙鸿的自由意象,表达对友情的期待和未来难以预知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友人追寻仙道的祝愿。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既是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风骨和理想追求。

收录诗词(1594)

黎民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经季子祠

古木丛祠走狐兔,南北行人往来路。

坟前松树摧折枝,犹是当时留剑处。

古来贤达何纷纷,生死交情只有君。

不独片言轻尺璧,能将千乘等浮云。

可怜祠下东流水,世事悠悠亦如此。

田窦相倾又一时,宁保升沉不相弃。

失路狂生笑向天,悲歌中夜思分子。

形式: 古风

桂之树行

桂之树,枝叶一何纷披。托根三山阳,流辉南海湄。

隆冬霜露常不衰,扳桂之枝仰母慈。

云衣霓带皇所绥,荣光炜煜无休期,丹穴之鸟将来仪。

桂之树,其实何离离。

惟母有子载以驰,南觐上元西瑶池。

鸤鸠均平巢树枝,岭海之氓饱而嬉,非母之德嗟何为。

猗桂树,寿无极,长江如虹流不息。

踆乌之飞矫其翼,何以寿母此其匹,于万斯年保贞吉。

形式: 古风

送梁尚宝宣伯册封还朝

毅皇昔在承平曰,廊庙几人秉周礼。

文康玉立当青霄,遇事引经持大体。

逆耳每叫巫阳阍,荐贤屡有三公启。

元气当时赖斟酌,苍生至今无疮痏。

手持玺绂迎代舆,却早抽身辞楚醴。

荣枯翻覆那可常,回首台阶一流涕。

怜君杰出称凤毛,少年声价推词曹。

丰仪磊落见孤鹤,步骤英贤遗佩刀。

只今衔命窥江湖,虎符龙节藩王趋。

雕盘翠釜劝餐饭,皓齿蛾眉喧坐隅。

麾金应羡杨夫子,授简何惭楚大夫。

三湘洞庭渺在望,日暮归心愁绿芜。

翻飞更向黄金台,五云垂采辉蓬莱。

霜前驿路牙旗转,海上楼船清吹哀。

人生快意有如此,君恩未报胡为哉。

酒阑牵衣且徘徊,中原羽檄飞尘埃。

宵衣正切河南地,按剑直待诸侯来。

看君称纳麒麟殿,不愧万里腾骧材。

形式: 古风

送梁思伯游燕兼赴故人吴给事匡庐之约

梁生倜傥非凡俦,家世况乃平津侯。

前年束书走燕赵,布衣屡作金门游。

长安贵客竞迎致,生也拂袂仍丹丘。

归来二顷无负郭,茅屋秋风自萧索。

壶觞谁过仲长园,校雠空哂扬云阁。

翻然更作江湖游,知有心期在庐岳。

出门大笑谁绝群,浮云万里忽相踰。

鸿鹄从来羞燕雀,骅骝宁复顾辕驹。

江城贳酒与君别,美人当筵歌一阕。

南陌衣冠聚似云,东园桃李飞成雪。

丈夫此去岂长贫,嵂兀黄金可致身。

万国星躔环紫禁,五陵意气骄青春。

徐乐公车相待久,赋献河东未白首。

罗浮应有倦游人,书来更道相思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