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景明的《咏怀十首(其四)》,主要表达了对社会阶层差异和人生际遇的感慨。首句“积薪以待燔,畜裘以御冬”运用了比喻,说明人们在生活中预备应对困难,如积累资源以备不时之需。接下来,“为物贵及时,馀者安足庸”强调行动要趁早,时机宝贵,多余的东西并无太大作用。
诗中通过“金张藉地势,卫霍承华封”两句,暗指权贵凭借地位优势而显赫,如金日磾、张汤家族依仗权势,卫青、霍去病因功封侯。然而,“冯生守穷巷,白首不见容”则描绘了一个贫困的知识分子冯生,一生困守贫寒,直至老去仍不得赏识的境况。
“贱者日迍邅,贵者日以崇”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底层人士处境艰难,而权贵日益尊崇。最后两句“邈彼天上京,玉宫阍九重。高高不可测,欲往将何从”,以天宫的遥远和难以攀登,象征着权贵阶层的遥不可及,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阶级壁垒的无奈和对公正平等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反映了明朝社会现实中的贫富悬殊和人才被埋没的现象,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