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程敏政所作的《东阿王》,主要通过对东阿王(曹植)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敬爱与惋惜之情。首句“我爱东阿王,翩翩贵公子”直接表达了对曹植才情与风度的赞赏。接下来的诗句“虽读万卷书,日日弄文史”赞扬了他博学多才,但又暗示了他在政治上的不得志,因为“已乖弟兄好,更遂君臣理”,意指他在兄弟间关系和君臣职责上未能妥善处理。
诗人批评曹植没有及时劝阻兄长曹操的不当行为,如“盗汉者何人,胡不相谏止”,暗指其对篡位之事的沉默。然后诗人强调了道德原则,“所以大道行,重义不重死”,指出真正的君子应该坚持道义而非仅仅保全生命。
最后,诗人提到曹植的凄凉遭遇,如“凄凉豆箕咏,掩卷吾不齿”,引用了曹植的《七步诗》来表达对其命运的同情。而“当年开国地,寂寞小山趾”则描绘了曹植身处的孤独与落寞。结尾处,“谅哉朱昱心,千载有馀耻”表达了对曹植高尚品格的肯定,认为他的耻辱将被后世长久铭记。
整体来看,这首诗在赞美曹植的同时,也寓含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沉感慨,体现了作者对忠贞与道义的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