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方童子卷

少小何曾忽,春风见两诗。

能寻白沙意,可了互乡疑。

进履还堪试,挥毫亦不辞。

骎骎来半百,吾眼独斯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林光所作,名为《题方童子卷》。诗中通过描述对年轻学童方子的观察与赞赏,展现了对教育与成长的深刻思考。

首句“少小何曾忽,春风见两诗”,开篇即以春风喻指温暖的环境与适宜的时机,暗示着方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展现出的才华与智慧。这里的“忽”字,既表达了对年幼时方子未被忽视的感慨,也暗含了对其未来潜力的期待。

接着,“能寻白沙意,可了互乡疑”,提到方子能够理解并追寻古代圣贤的思想,同时解决了复杂问题,显示出其深厚的学问基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引用了“白沙”(指宋代哲学家朱熹)和“互乡”(孔子讲学之地),象征着方子不仅在学术上有造诣,还能将知识应用于实际,解决疑惑。

“进履还堪试,挥毫亦不辞”,进一步赞扬了方子勇于尝试新事物的态度和勤奋学习的精神。无论是脚踏实地的学习还是挥笔书写,方子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决心。

最后,“骎骎来半百,吾眼独斯儿”,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方子成长速度的惊讶。这句话意味着在短短几十年间,方子已经从一个孩童成长为一个值得骄傲的人物,而作为见证者的诗人,对此感到无比自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方子才华、勤奋和成长的描绘,展现了对年轻一代的期许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教育价值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419)

林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天平山

行行忽远阖闾城,野寺经多不记名。

吴郡声光还范老,好山奇古到天平。

秋林返照谁能舍,云水之人眼自明。

却笑方袍僧一个,瓦盘趺坐采新菱。

形式: 七言律诗

登姑苏台过上方转石湖小酌

远树苍苍佛塔孤,姑苏台上望姑苏。

塘船载酒穷秋渚,芦簟铺云醉石湖。

一镜光芒连睥睨,九龙飞舞下平芜。

夫差山水依然在,谁信西施误得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秋野

远水一抹碧,疏林几树红。

苍茫吟不了,诗在夕阳中。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酌惠山泉

曾向慈山久借眠,虎跑之水水之贤。

还移杖屦来尝此,一饮烟云便洒然。

品第人多尊陆子,秤评吾欲遍周天。

香茶白饭逢僧话,丁酉中秋月渐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