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耕云

占宽闲,锄浩渺。船舣水村悄。

非雾非烟,生气覆瑶草。

蒙茸数亩春阴,梦魂落寞,知踏碎、梨花多少。

听孤啸。山浅种玉人归,缥缈度晴峭。

鹤下芝田,五色散微照。

笑他隔浦谁家,半江疏雨,空吟断、一犁清晓。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迷离的春日田园景象。开篇“占宽闲,锄浩渺”表明农人在悠闲的时光里从事着平凡却充满诗意的劳作,锄地准备来年之用。这不仅是对农业生活的描绘,也寄寓了诗人对平和安宁生活的向往。

“船舣水村悄”则描写了一种静谧无声的水乡景色,那里的船只似乎在轻柔地划过,水边的村庄也沉浸于一种不为外界所扰的宁静中。

“非雾非烟,生气覆瑶草”这两句则更深入地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这里并没有明显的雾或烟,却有一种自然而然的生命力在涌动,这股生气像是轻柔地抚摸着那被早晨露水滋润的瑶草,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

“蒙茸数亩春阴”则是对春天阴霾天气下田园景色的描写。诗人通过这种朦胧的春阴,表现了对于农事的关注和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春日里的惆怅与孤独。

“梦魂落寞,知踏碎、梨花多少”则是一种深情的抒发。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梦魂落寞意味着心灵上的寂寞,而梨花的踪迹让人不禁思索其盛衰,显露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美景难留的无奈与哀愁。

“听孤啸”则是一种对自然之声的聆听,这里的“啸”字包含了一种清高而又带有一丝凄凉的声音,是一种只有在寂静中才能捕捉到的声音,增添了整体诗意的深远和空旷。

“山浅种玉人归”则描绘了一幅山野归来的人物景象。这里的“浅”字用得甚妙,既形容了山势的平缓,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家园的向往与温暖之感。而“种玉”二字,则给人一种美好的预兆。

“缥缈度晴峭”则是对天气变化和时间流转的一种描写。诗中所用的“缥缈”一词,既形容了云雾的缠绵,也表达了一种难以捉摸的情感状态,而“晴峭”二字,则让人想象到山峦在晴朗天气下的清晰轮廓。

“鹤下芝田,五色散微照”则是一幅仙境般的景象。白鹤降临,带来了吉祥与神秘,而“芝田”的出现,则增加了一种仙草赋予的神奇色彩。“五色散微照”更是对这种超凡脱俗之境的精妙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幻境中。

最后,“笑他隔浦谁家,半江疏雨,空吟断、一犁清晓”则是一种深远而又带有一丝孤寂的情感表达。诗人在这里通过对隔浦之家的轻笑,以及对半江细雨的描写,表现了对于世间美好却又难以触及的无奈。而“空吟断、一犁清晓”则让人联想到诗人独自一人,在清晨的寂静中,以诗歌来抒发心中的情感,这里的“一犁”更是增添了一种孤独而又坚持的意象。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体悟,以及对于生命流逝和美好难留的无奈与哀愁。整体诗歌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是一幅充满了中国古典诗词特有的意象美和哲思美的画卷。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祝英台近.题陆壶天水墨兰石

带飘飘,衣楚楚。空谷饮甘露。

一转花风,萧艾遽如许。

细看息影云根,淡然诗思,曾□被、生香轻误。

此中趣。能消几笔幽奇,羞掩众芳谱。

薜老苔荒,山鬼竟无语。

梦游忘了江南,故人何处,听一片、潇湘夜雨。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及春游,卜夜饮,人醉万花醒。

转眼年华,白发半垂领。

与鸥同一清波,风苹月树,又何事、浮踪不定。

静中省。便须门掩柴桑,黄卷伴孤隐。

一粟生涯,乐事在瓢饮。

爱闲休说山深,有梅花处,更添个、暗香疏影。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与周草窗话旧

水痕深,花信足,寂寞汉南树。

转首青阴,芳事顿如许。不知多少消魂,夜来风雨。

犹梦到、断红流处。最无据。

长年息影空山,愁入庾郎句。

玉老田荒,心事已迟暮。几回听得啼鹃,不如归去。

终不似、旧时鹦鹉。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凄凉犯.过邻家见故园有感

西风暗剪荷衣碎,柔丝不解重缉。

荒烟断浦,晴晖历乱,半山摇碧。悠悠望极。

忍独听、秋声渐急。更怜他、萧条柳发,相与动秋色。

老态今如此,犹自留连,醉筇游屐。

不堪瘦影,渺天涯、尽成行客。

因甚忘归,谩吹裂、山阳夜笛。

梦三十六陂流水,去未得。

形式: 词牌: 凄凉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