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霜花》由明代诗人罗泰所作,描绘了霜花在月光下的美丽景象,充满了诗意与想象。
首句“忆自淞江下秀州”,仿佛引领读者穿越时空,从淞江一路南下至秀州,营造了一种悠远的意境。接着,“苍凉玉宇霁光浮”一句,以“苍凉”二字开篇,随后用“玉宇”和“霁光浮”来描绘天空的宁静与明亮,形成鲜明对比,为霜花的出场铺设了背景。
“谁于月露双清晓,幻出琼花一色秋。”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将霜花比作琼花,不仅因其形态之相似,更因其在月光与露水的映衬下,展现出如同秋天里琼花般的纯洁与美丽。这里运用了“幻出”一词,强调了霜花的虚幻与不真实感,同时也暗示了其短暂易逝的特质。
“蝴蝶梦回看不厌,鸳鸯瓦冷觉生愁。”这两句通过蝴蝶与鸳鸯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霜花的美丽与哀愁。蝴蝶对霜花的迷恋与不舍,以及鸳鸯瓦在霜花覆盖下的寒冷与忧愁,都反映了诗人对霜花情感的细腻捕捉。
最后,“凝辉绝胜吴盐巧,柳絮才高愧莫酬。”这两句将霜花的光辉与吴盐的巧妙相比较,突出了霜花的独特魅力。同时,以柳絮自比,表达了诗人对霜花难以言表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自我谦逊的态度。
整体而言,《霜花》一诗通过对霜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