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行

将军银印大如斗,统制东南江左右。

日费军糈数万金,连营千里长相守。

相守于今已十年,不教训练不屯田。

百万貔貅江上列,旌旗日色相新鲜。

巨寇从来称狡猾,将军好武不好杀。

一旦鼓鼙动地来,兵刃未接营先拔。

张皇六师竞奔走,借问吾头犹在否。

将军退守姑苏台,骂贼睢阳功不朽。

长蛇封豕恣吞吴,飞来海外徵兵符。

三千师旅仓皇募,六月重洋泛舳舻。

爷娘妻子走相送,喃喃番语声哀恸。

威尊命贱备戎行,耀武无非乌合众。

闻道将军忌异才,营前驱策皆驽骀。

贼来破阵如破竹,天下雄兵安在哉。

半壁东南数千里,剿何艰难失何易。

况令贼势更猖狂,军前谁许同生死。

子胥江作怒潮声,细柳营成垓下营。

父老江东咸属望,诸君何以答升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将军行》描绘了一位英勇的将军在东南地区领导军队抵御外敌的壮丽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将军的军事才能和高尚品德,以及士兵们的忠诚与牺牲精神。

开篇“将军银印大如斗,统制东南江左右”,形象地刻画了将军的威严与地位,他掌控着东南地区的军事大局。接着,“日费军糈数万金,连营千里长相守”描绘了战争的艰苦与持久,将军不惜花费大量资源,与敌人对峙多年。

“百万貔貅江上列,旌旗日色相新鲜”展示了军队的庞大阵容和高昂士气,即使在长期的战争中,士兵们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斗志和鲜明的旗帜。然而,“巨寇从来称狡猾,将军好武不好杀”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复杂,将军虽然勇猛善战,但更注重策略与智慧,而非简单的暴力征服。

“一旦鼓鼙动地来,兵刃未接营先拔”预示了战争的突然爆发,即使在未正式交战之前,敌人的威胁已经让整个营地陷入恐慌。紧接着,“张皇六师竞奔走,借问吾头犹在否”表达了士兵们的恐惧与不安,他们不知道在这场即将到来的战斗中,自己的命运将会如何。

“将军退守姑苏台,骂贼睢阳功不朽”展现了将军的冷静与智慧,在面对危机时选择退守,以保存实力,同时不忘激励士兵,他们的英勇事迹将被历史铭记。随后,“长蛇封豕恣吞吴,飞来海外徵兵符”描述了敌人的强大与侵略性,他们从远方调集大军,意图彻底征服这片土地。

“三千师旅仓皇募,六月重洋泛舳舻”描绘了大规模征兵的场景,士兵们在炎热的六月,乘坐船只远渡重洋,前往战场。而“爷娘妻子走相送,喃喃番语声哀恸”则展现了家庭与士兵之间的深情,亲人们为士兵送行,心中充满了悲伤与不舍。

“威尊命贱备戎行,耀武无非乌合众”揭示了战争中的阶级差异与混乱状态,尽管士兵们为了国家利益而战,但他们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无法真正发挥出集体的力量。接下来,“闻道将军忌异才,营前驱策皆驽骀”指出将军可能对不同才能的士兵持有偏见,导致优秀人才被忽视或压制。

“贼来破阵如破竹,天下雄兵安在哉”表达了对战争结果的担忧,即使拥有强大的军队,也难以抵挡敌人的攻势。最后,“半壁东南数千里,剿何艰难失何易。况令贼势更猖狂,军前谁许同生死”强调了战争的艰巨与不确定性,即使在看似有利的情况下,也可能遭遇失败。同时,也提出了对未来的疑问,面对更加凶猛的敌人,谁能与之共赴生死?

“子胥江作怒潮声,细柳营成垓下营”运用典故,将战场比作历史上的著名战役,暗示了战争的激烈与悲壮。而“父老江东咸属望,诸君何以答升平”则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将领们如何带领人民走向繁荣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与复杂,同时也赞美了将军的智慧与士兵们的英勇。它不仅是一首对历史事件的记录,也是对人性、勇气与牺牲精神的深刻探讨。

收录诗词(27)

查元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旌义祠

耰锄服田畴,干戈卫社稷。

凌厉气无前,先驱争杀贼。

制挺挞坚兵,所遇皆颠踣。

少壮不策勋,悠悠徒视息。

节重一身轻,浩然天地塞。

名并诸功臣,精忠同报国。

恨未补天南,恩遥承阙北。

冰霜碧血凝,金石丹心勒。

松楸泣杜鹃,凭吊增凄恻。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鲲身晓霞

彩霞朝起灿江天,历历沙鲲几屿连。

玉镜初开云外现,红绡一缕望中悬。

潮来错认波生锦,雾散翻疑綵作笺。

极目沧溟无寻处,祥光岂向海门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游大窟湖仙洞即景并记

过江联袂喜寻幽,杖策山腰半日游。

鸟道欹斜竹青翠,了无仙迹洞空留。

洞前一寺数人家,树不萌芽草不花。

老少争来谈往事,辉开此地作生涯。

形式: 古风

冈山树色

去城五十里,忽见大冈山。

绝顶平而坦,荒蹊阻且弯。

浓阴隐现际,落照有无间。

遥睇人烟少,白云自往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