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吴县天平山范庄

为儒始信为农乐,林屋萧萧住丛薄。

大溪小溪作襟带,叠嶂层峦似城郭。

秋深黍熟山果收,紫栗如拳豆垂角。

我行终日疲两眼,竹杖芒鞋信双脚。

老翁八十发如丝,双手叉胸言错愕。

门前见客疑且迎,唤妇张灯事藜藿。

自言去县百馀里,山路崎岖溪水恶。

平生不识州与府,天上何人坐黄阁。

吁嗟世教日沉沦,古道凋零奸伪作。

天阴雨黑走狐狸,暮四朝三养猿玃。

山中民物自鸿庞,鸡犬比邻长淳朴。

羲农去国几春秋,秦汉遗民有耕凿。

嗟予逐逐何所为,膏火荧煌自销烁。

何时筑室问桑麻,白石清泉老丘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叶懋的《游吴县天平山范庄》描绘了诗人游览吴县天平山范庄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当地自然风光的美丽与淳朴的民风。

首句“为儒始信为农乐”,表达了诗人对儒家学说的信仰以及对农耕生活的喜爱。接着,“林屋萧萧住丛薄”描绘了山林间的静谧与幽深,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大溪小溪作襟带,叠嶂层峦似城郭”则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山川之美,仿佛是大自然的天然城池。秋天的丰收景象通过“秋深黍熟山果收,紫栗如拳豆垂角”得以展现,充满了生机与喜悦。

“我行终日疲两眼,竹杖芒鞋信双脚”描述了诗人徒步旅行的艰辛与自由自在的状态。遇到一位年迈的老翁,“门前见客疑且迎,唤妇张灯事藜藿”,老翁的热情好客,让人感受到当地人的淳朴与善良。老翁的话语中流露出对现代社会变化的困惑与不解,“自言去县百馀里,山路崎岖溪水恶。平生不识州与府,天上何人坐黄阁”,反映了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以及对古代生活方式的怀念。

最后,“吁嗟世教日沉沦,古道凋零奸伪作。天阴雨黑走狐狸,暮四朝三养猿玃”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道德沦丧的忧虑,以及对自然环境破坏的感慨。然而,诗中也强调了山中民物的淳朴与和谐,“山中民物自鸿庞,鸡犬比邻长淳朴”,给人以希望和安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风情的和谐共存,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思考与担忧。

收录诗词(67)

叶懋(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叶兰之父,有才识,善词章。官至大中大夫,嘉兴路总管,多政迹

  • 字:德新
  • 籍贯:鄱阳

相关古诗词

答董大参

虎头将军眼如电,行兵偶向山中留。

玉函古剑挂明月,竹屋瑶琴横素秋。

衮龙正照紫微阙,綵服径过黄河流。

自怜燕雀羽翼短,碧落仰羡飞鸿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答杨廉夫游太湖二十八韵

铁公老气角韩孟,手拔鲸牙力雄横。

大舟撇过扶桑津,勺水杯浮具奁镜。

渼陂主客将无同,赤壁雅有坡仙风。

缟衣飞来天际鹤,铁笛唤起潭中龙。

黑浪如山起还伏,海兕江狶闪人目。

须臾净展白银窝,玉渊澄见鲛丝幅。

隐隐飞骧六鳌举,水底鼍鸣击天鼓。

湘妃起舞踏轻波,汉女清歌隔秋浦。

百壶载酒沾琼瑶,炮鳖脍鲤芬牲牢。

酒酣握笔战矛槊,风雨飒飒吹鸿毛。

公乎本是龙头士,忆昔龙庭拜天子。

颠崖苏息问苍生,八九胸吞洞庭水。

江湖浪漫将如何,海国浩渺亲鲸鼍。

从知事功不可缓,忽觉岁月来无多。

高风崔嵬谁复识,日籴犹需大仓食。

春秋笔法正乾坤,独抱遗经守残阙。

紫微帝君环北斗,执笔宁淹太玄叟。

愿披九虎辟玄关,驿骑双飞使星走。

倒骑箕尾执天纲,黄屋赓歌佐元首。

形式: 古风

失题

独携孤剑过长淮,驿使传书每自裁。

万里青云增激烈,一樽绿酒重徘徊。

鸡鸣荻屋人初起,舟发芜湖潮欲催。

遐忆买臣身未老,锦衣何日赋归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达兼善赴礼部尚书

天选龙头榜,霜清豸角冠。

声华辉玉牒,文彩耀金銮。

百越舆图旧,孤城海雾漫。

一麾曾出守,五马重盘桓。

惠泽留千古,仪刑竦众观。

思亲徒惨切,筑窆正岏㠝。

野衲邻秋枕,林猿傍夕餐。

秦碑磨孝节,禹穴照忠肝。

威凤宜翔翥,神蛟暂屈蟠。

帝思商野说,人仰泰山韩。

恋阙云霄近,乘空雨露漙。

尚书新宠命,宗伯古春官。

礼乐遵遐迩,华夷乐乂安。

匡时当鬓黑,报国但心丹。

浙浦潮生港,河流雪拥滩。

槎飞星渺渺,佩远玉珊珊。

群士攀车辙,都人望马鞍。

趋朝闻履舄,披腹见琅玕。

任即钧衡重,功垂竹帛看。

恩私在天下,麟阁起云端。

形式: 排律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