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晏行

岁晏朔风百忧集,步出东门西门入。

桁上无衣囊无钱,妻孥何用苦煎急。

自从师兴官帑虚,公私坐困枯鱼泣。

水衡少府仰屋愁,变通改铸聊取给。

法权轻重递减半,重者当百轻当十。

一当百十官与民,民转输官官怒嗔。

通风哑板目色新,官局沙汰何其频。

且如南河币用楮,吏俸兵粮皆赐予。

龙文宝印空镂错,一纸千钱谁给汝。

乌乎四海愁风尘,朝法暮制徒纷纷。

长沙谏铸流千载,谁是当今痛哭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鲁蕡的《岁晏行》描绘了社会经济困境和民生疾苦。诗中以冬季严寒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首句“岁晏朔风百忧集”,形象地写出岁末时节,寒风吹来,人们内心的忧虑如同积雪般厚重。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家庭贫困的景象,“桁上无衣囊无钱”,衣食无着,生活艰难。

诗人接着指出官府财政空虚,“自从师兴官帑虚”,暗示战事导致国库亏空,连官员也陷入困境,“公私坐困枯鱼泣”。水衡少府(官职)愁于财政问题,试图通过改变货币制度以缓解,“变通改铸聊取给”,但货币价值混乱,加重了人民负担。

“法权轻重递减半”揭示了货币贬值的情况,官民之间的矛盾加剧,“官怒嗔”、“官局沙汰何其频”,官府对民间的盘剥频繁,官印虽贵,实际价值却大打折扣。南河的货币使用纸张,官吏俸禄和军粮都依赖赏赐,而龙文宝印徒有其表,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最后,诗人感叹“四海愁风尘”,社会动荡不安,“朝法暮制徒纷纷”,政策多变而无实效。他以长沙铸币的历史事件作比,询问当今谁能像古代忠臣那样为百姓疾苦痛哭?整首诗反映了清代社会经济的动荡和民生的困苦,以及诗人对时政的深深忧虑。

收录诗词(3)

鲁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道山小石室感旧

眼底蛮花匝地斑,仙关今昔异跻攀。

几行墨迹犹留壁,一片泉流不在山。

惆怅重来黄叶下,苍茫独立夕阳间。

多情最是岩岩石,依旧逢人不解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登汤山晚眺

茫茫百感此胸中,极目天涯劫烧空。

危堞远迷春树碧,夕阳乱逐晚潮红。

江山凛冽余兵气,壁垒荒残吊鬼雄。

万户疮痍犹未复,时和扇暖藉春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邗江杂感

草野犹怀救国忠,而今往事哭秋风。

桓刘有意争雄长,韩岳终难立战功。

沧海风涛沈草檄,关山霜雪转飞蓬。

匆匆过眼皆陈迹,往日雄心付水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沈圭墨

二李而还数秀州,乌金十笏豹囊收。

对胶莫道坚于石,容易磨人到白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